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發展中國家大分化 改變全球利益格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31 13:49:49  


 
  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導致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同時出現發展不平衡局面。世界經濟發展失衡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新特點。就發展中國家內部而言,國與國之間發展差距越拉越大。在發達國家群體中,同樣出現較大貧富差距。挪威和盧森堡 2007年的人均收入分別是歐盟新成員保加利亞的20倍和19.7倍。而另一方面,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2007年9月發表的報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差距,1980年是23倍,2006年縮小為18倍。2007年,人均GDP超過澳大利亞的發展中經濟體(香港、台灣除外)有12個,分別為新加坡、韓國、沙特、克羅地亞、墨西哥、俄羅斯、委內瑞拉、南非、馬來西亞、阿根廷、哈薩克斯坦和土耳其,這些國家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世界經濟失衡和南北發展同時失衡,造成全球利益格局生變。首先表現為生存利益格局大變革。就國家和民族生存而言,發達國家群體早已確立生存優勢,主要依靠科技不斷創新、雄厚的經濟和金融實力、對國際貿易的主導、對世界主要資源和市場的控制、强大的軍事實力和集團組合以及由它們制定的人類生存規則。長期以來,發達國家群體一直占有人類生存利益“大蛋糕”的最大部分,擠壓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生存環境、生存資源和生存能力的總體惡化態勢。然而,隨著一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崛起,發達國家群體不得不與其“分享”一部分生存利益領域內的“好處”。這部分發展中國家并不滿足於此,還要獲取更多“好處”,這樣,便使它們的生存特徵和生存行為逐漸遠離廣大發展中國家,逐步與發達國家磨合為“命運共同體”。

  其次表現為發展利益格局大調整。長期以來,發達國家群體具有强勁的發展能力和實力。但南北發展“雙失衡”局面,造成全球發展利益格局大調整。發達國家為確保自己的發展利益,遲滯新興力量“奪走”更多的發展利益,開始拋出各種誘餌,拉攏一部分新興力量與西方為伍,聯手阻遏另一部分新興力量的繁榮强大。其結果是,被拉攏的新興力量在全球發展利益格局中的地位明顯改善,而“被阻遏”的新興力量不斷沖破阻遏,也在全球發展利益格局中通過競爭提升了話語權和利益分享權。

  再就是表現為政治利益格局內涵大改變。以往,維持舊秩序還是建立新秩序,是世界政治利益格局之爭的主綫,冷戰時期被集團對抗以及制度和意識形態對峙所主導,發展中國家成為博弈雙方所爭取的“中間地帶”。冷戰結束後,多種力量共生共存,誰也吃不掉誰。面對經濟全球化浪潮和人類生存資源、生存環境、生存空間挑戰,各國對制度和意識形態分歧的關注,明顯讓位於對利益依存關係的關注。和平、發展、合作、互利共贏,成為最大的世界政治。在這方面,中國提出的“和諧世界”主張,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贊同,也推動著世界政治利益格局的大改變。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前途和命運與整個發展中國家群體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連。中國的和平發展和科學發展,對整個發展中國家群體有利,對整個世界也有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