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民進黨睜眼看大陸 陳忠信須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2-06 00:17:20  


 
  2008年6月4日,民進黨中執委段宜康在中執會上提案,主張恢復“中國事務部”,獨立於“國際事務部”之外,以因應日益複雜的兩岸事務。段宜康提案指出,自從“胡連會”後,國民黨意圖主導兩岸關係,馬英九上臺後,立即宣佈承認“九二共識”,並頒佈週末包機直航、陸客來台觀光等諸多寬鬆兩岸政策,加上國民黨高層絡繹不絕穿梭兩岸,讓人擔心台灣“主權獨立”地位遭受損害,“使得已經上揚的台灣主體意識遭受催折”。而且兩岸關係是台灣核心問題,如何型塑妥適的兩岸關係是民進黨要課題。段宜康的提案獲得中執委邱議瑩、陳其邁、吳秉叡等人的連署支持,但遭到中常委黃慶林反對。黃慶林認為,黨中央現正縮減員額,如恢復設置“中國事務部”勢必增加黨的財務負擔。蔡英文即裁示,在“不增加員額編制、落實節流計劃”原則下,交由秘書長王拓評估後再合併提出。

  這麼一個小組的成立,很務虛,很不務實,其作用很有限。但是,不管民進黨對內對外如何解釋,必須睜開眼睛面對大陸,是最為急迫的大事。只要眼睛睜開了,才知道最後的方向在哪裡。這個小組如果有什麼意義,最大的莫過於此,民進黨借此把看大陸的眼睛打開吧!

  由此分析,可以知道,這次成立的“中國事務小組”是進一步、退半步的產物,也就是鬥爭與妥協的結果。其實,機構名稱如何實在不重要,無論是部或小組,大陸問題在民進黨當前來說還不是必須全力對付的問題。所以,部也好,小組也好,能否進行客觀的研究分析,為民進黨的有關決策提供具有價值的參考最重要,也因此可知,什麼人來主導這樣的研究機構才最為重要。

  前“國安會副秘書長”陳忠信獲委出任民進黨中央“中國事務小組”的召集人,這一動向令人關注。陳忠信原來很活躍,但在陳水扁後期已經發不出聲音來了,民進黨敗選之後一段時期內陳忠信竟不見了蹤影,後來得知他喝茶讀書去了。今次陳忠信復出,重操老本行,面對日新月異的兩岸關係,一定會有無窮的感慨,一定會有新的感悟。

  在大陸的眼中,陳忠信是怎樣的一個人?

  一,陳忠信是民進黨內比較了解大陸的人。大陸的資料顯示:在兩岸即將展開“汪辜會談”時,時任民進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陳忠信擔負起了研擬“中國政策”的任務。從此,陳忠信開始與兩岸事務結緣,並成為民進黨內最先瞭解大陸的一個人。他最早赴大陸實地考察,對大陸的對台政策有一定的認識。

  二,陳忠信是民進黨內對大陸政策主張比較開放的人。大陸的資料顯示:1997年,在陳忠信的建議下,許信良提出了“大膽西進”、“擱置主權爭議”、“開放三通”、取消“戒急用忍”政策、“維持兩岸現狀50年不變”等引發民進黨內極大爭議的兩岸政策主張。為了使黨內各派接受上述政策主張,陳忠信又多次赴大陸搜集資料,並與大陸涉台學術研究機構的學者專家接觸溝通。 

  三,陳忠信是民進黨內比較重視兩岸經濟合作的人。大陸的資料顯示:陳忠信曾公開反對“戒急用忍”政策,希望兩岸建立正常經貿關係。他一再強調,兩岸先擱置爭議,從經濟交流與合作開始。

  光陰似箭,歷經宦海沉浮的陳忠信肯定也變了,更何況民進黨也在變。不管外部環境和個人經歷如何變,只要客觀理性的態度不變,陳忠信就應該繼續為催生民進黨客觀理性的對大陸政策而努力!僅此,陳忠信很值得兩岸關注!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