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陳肇敏放風 兩岸軍事互信卻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17 00:20:58  


 
  陳肇敏一直是重視推動兩岸軍事互信關係發展的,態度本來很積極,思考也很進步。本評論員在以前的社評中高度肯定陳肇敏的處理問題的思路。

  如在2008年6月5日,陳肇敏表示,“國防部”已訂出政策草案,擬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陳肇敏表示,關於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已訂出政策綱領草案,初期希望公佈“國防報告書”,預先公告演習活動,保證不率先攻擊,並遵守核武 “五不政策”,同時主動公佈海峽行動準則,軍事互信機制將分近、中、遠端三階段進行;近程上,推動非官方接觸,優先解決事務性議題;中程上,推動“官方”接觸,降低敵意,防止軍事誤判;遠程則是確保兩岸永久和平。 

  陳肇敏上任後宣示的防務政策理念,與民進黨主政時有明顯轉變,軍事戰略從“攻勢嚇阻”調整回“守勢防禦”,備戰從“武器決定論”轉向“人員決定論”,並為建立兩岸互信機制做積極準備。陳肇敏在對“立法院”所作的首度業務報告中指出,“國防部”將修訂“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政策綱領草案,並協商“和平協定”,讓台海成為和平、繁榮的區域。台軍方也在報告書中正式宣告,台軍的戰略將轉為“守勢”。即台軍將構建“固若磐石”的“國防力量”,以守勢戰略為指導,達成“台海無戰事、人民安居樂業”的基本目標。

  需要指出的是,陳肇敏的上述思路,是符合馬英九改善兩岸關係的競選政見與政治承諾的,極大地改善了兩岸軍事嚴重對峙的狀態,台灣海峽呈現了和平海峽的初貌。陳肇敏對此當然有功。

  與此同時,大陸的軍方已在積極作準備,尋找兩軍接觸的機會和方式,所以一直都在放出求和平的回應聲音。兩岸軍方的對峙的強硬調子降下來後,予以兩岸人民很大的期望。

  但是,言猶在耳,陳肇敏今次卻一反過去的態度,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突然高調宣佈不可能的三要素,事出蹊蹺,背景很不尋常。在於:

  第一,正值中美軍事發生摩擦之時。近日,美海軍監測船“無瑕號”違背有關國際法和中國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南海中國專屬經濟區從事情報收集活動,引發中美關係的緊張。美國軍方通過這一事件正在表達其將繼續以武力來圍堵中國的決心。陳肇敏在此時對兩岸軍事關係潑冷水,很有呼應的意思,是不是意欲表明台灣軍方決心站在美國軍方立場,保持一致?

  第二,正值馬政府強烈表述反對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之時。日前,“總統府”、“陸委會”都罕見地發表聲明和講話,希望大陸廢止“不合時宜”的反分裂國家法,撤除對台飛彈部署。陳肇敏的有關講話,大概也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吧?總的意圖是要對大陸增強壓力嗎?

  第三,正值台灣重新制定軍事策略之時。馬英九任內第一本“國防總檢討”昨天出刊,台灣“國防部”撰寫4年期“國防總檢討”,拋出幾乎是天文數字軍事採購清單,空軍購買空中加油機,配合戰機攻擊大陸內陸。就在台灣各界質疑馬政府沿襲扁政府時期挑釁大陸的軍事策略的時候,陳肇敏卻如此高調地宣稱兩岸軍事關係將繼續僵持下去,這是否馬英九要改變原定的和睦兩岸的軍事政策?

  當然,陳肇敏也沒有把話說死,他說:現在並非兩岸軍事交流最好時機,因為互信機制走出去就沒有回頭路,加上牽涉台灣安全,必須很慎重,要台灣安全先確保後,再一步一步走,台灣“國防部”將先做好份內的人員訓練工作。

  於是我們可以判斷出,當前馬政府對兩岸軍事互信關係的新對策有可能是:一,目前不宜推動,需要冷凍起來。二,何時可以推動,需要審勢度勢,不好說。三,但是不能完全封口,要留一些餘地。四,責任必須推給大陸,讓大陸知難而退,不要逼得太緊。

  如果上述猜測不會太離譜的話,我們就要判斷根本的原因何在了。台灣的聯合晚報日前一篇特稿文章說,台灣軍方沒有在兩岸新的政治和解情勢下,對於台灣應有的防衛戰略展開新思考,仍將扁政府時代,許多不切實際的軍事思考與缺乏財政紀律的軍事採購,當成是克敵制勝的指導方針,處處強調大陸的軍事力量,卻絕口不提台獨主張造成兩岸關係緊張,政治手段才是解決兩岸問題的首要手段,想要憑藉軍事對抗,爭取外援,台灣仍將付出慘痛代價。這樣的分析,難道沒有點出問題癥結所在嗎? 

  與此同時,我們認爲,最大的壓力仍然是來自美國。一,美國不願意看到兩岸軍事關係太密切、升溫太快。二,馬政府正在努力推動台美軍事關係升級,要建“台美雙方准同盟軍事關係”,如兩岸軍事關係發展較快,就會發生衝擊,這也是美國不願意的。

  由此看來,兩岸互信包括軍事互信關係的構建,在美國勢力的干預下,馬英九的決心很難下,前路坎坷!這真的十分遺憾。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