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汪洋:外界曲解了“騰籠換鳥”本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5 09:11:27  


汪洋坦言,既然廣東選擇走市場經濟之路,就無法避免市場經濟的周期波動。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近日為“騰籠換鳥”政策闡釋。他表示,外界曲解了“騰籠換鳥”本意,“騰籠換鳥的提法只表達了一種政策的取向,不是政策的全部內容,廣東其實是希望通過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競爭力”。他用直截了當的語言表達說:“騰籠換鳥是要把企業都趕走?那只有傻瓜才會這麼做!”

  香港大公報報道,曾帶動珠三角走上富裕的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近年面對雙轉移、“騰籠換鳥”的政策壓力,外界有些人把這描述成“過河拆板”,汪洋澄清說,產業轉移不是強制性的,是倡導,主要靠政策,靠價格,而不是靠行政手段推行。 

  汪洋解釋,所謂的政策,就是體現在廣東省政府拿了四百億搞山區及東西兩翼的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建設,以及轉移園區的基礎建設,使從珠三角轉移過去的企業馬上就能投入實際運作;價格,主要是體現在運用價格槓桿引導企業進行轉移。他稱,除了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污染、高耗能企業之外,不會有哪個珠三角城市非逼著讓企業走。 

  “珠三角的電價、水價、工資都越來越高,而在粵東、粵北地區這些生產要素的低價格極具競爭力”,汪洋舉例說,如一個玩具廠由深圳搬到粵北去,一個集裝箱的產品,成本能省三千元以上,而且這樣的企業如果在深圳,要再發展擴大經營,光是土地成本就已經讓這些企業吃不消。 

  政府幫一把 企業要自強 

  對於經濟危機中深受影響的港企,汪洋坦言,“既然廣東選擇走市場經濟之路,就無法避免市場經濟的周期波動,這不是人為能解決的,更不是政府能全部解決的。特別是這次的經濟危機屬全球性質,危機的深入發展過程,就是客觀上要求企業提高自己應變能力與競爭力的手段,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可以也願意幫助企業一下,但歸根結底還要靠企業自身努力。” 

  對於有珠三角港企抱怨產業轉移遇到困難,汪洋回應,在經濟危機中,廣東各級政府願意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幫助。他希望港企商家相信廣東政府的智慧。 

  汪洋透露,為了解決當前珠三角港企目前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由於過去在廣東接單,銀行開戶卻在香港,造成的融資難的問題,廣東已屢次向中央反映,現在正在想辦法通過抵押等方式,解決在粵港資企業的融資問題,此外,粵港還將探討如穩定外需擴大內需,幫助港企轉內銷。如何保護知識產權、銷售渠道等問題,也正在研究和探討。 

  在金融危機面前,如何防範未來不發生危機?汪洋說,廣東的思路是:通過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最終促進現代產業體系的建立,通過這些努力,以實現廣東經濟能實現平穩較快的發展。 

  借香港之力發展服務業 

  汪洋表示,廣東現在大家公認是世界工廠,製造業發達,但現代服務業不配套,沒有跟上,現在做的是價值鏈中低端的部分,廣東未來產業發展思路,是想從製造環節這一塊向兩邊延伸,香港國際化的城市優勢與人才優勢,結合廣東成本優勢,雙方互補,其結果是,既能做大了香港的企業,也提升了內地的服務業。汪洋表示,過去三十年,在製造業上,香港是前店,內地是後廠,在未來一個時期,現代服務業上,香港同樣是前店,而廣東是後廠。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