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全國台灣研究會完成換屆 舉辦研討會(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2 09:36:23  


“兩岸關系:和平與深化”學術研討會現場。(中國台灣網圖)
全國台研會會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看望與會的兩岸學者。(中國台灣網圖)
全國台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致辭。(中國台灣網圖)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6月1日下午,剛剛在上午完成換屆選舉的全國台灣研究會(以下簡稱“台研會”)在京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兩岸關係:和平與深化”的學術研討會,來自兩岸的與會學者一致認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與深化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兩岸學者的共同責任。台研會會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出席了研討會,並提出希望。

  中國台灣網消息,據了解,本次研討會共有七十餘位專家學者出席,其中來自台灣的有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繼祥、台北大學教授吳秀光、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邵宗海、台灣東吳大學副教授羅致政、台灣“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劉複國、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邱坤玄、台灣政治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高永光等。

  全國台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在致辭時指出,之所以將“和平與深化”作為此次研討會的主題,主要是希望在兩岸關係已實現歷史性轉折的大背景下,集兩岸專家學者之智慧,就如何繼續深化和平發展為兩岸的有關決策機構貢獻學界心力。

  來自大陸的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辛旗認為,兩岸最終走向統一的基礎是社會一體化,而根本是文化融合,他對加強兩岸文化融合提出三點建言:要用中華文化傳統重塑兩岸民族認同,要規劃兩岸共同的文化發展方向,要加強兩岸文化中的創新。

  接著發言的台灣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以“英雄所見略同”回應了辛旗提出的文化創新等觀點。他並指出,兩岸關係不可能原地踏步,也不可能進一步退兩步,兩岸關係不能僅止於正常化,我們應思考如何讓它不斷向前推進。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嘉樹提醒兩岸各方要注意兩岸關係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他認為在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過程中,這些結構性問題可能會反作用於兩岸關係進程,兩岸要保持政治互信。

  來自台灣的邵宗海提出,怎樣在“深化”這個層次里,讓兩岸人民把各自對“和平”的看法的差距縮小,進而使兩岸之間對“和平”的定位統一,是應該思考的問題。上海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仁偉、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則分析了兩岸關係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的變化以及美國的台海政策等問題。

  在近四個小時的研討會中,兩岸專家學者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動力、兩岸合作的新領域,以及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兩岸政治軍事互信、民進黨主席將提出的“十年政綱”等熱點話題各抒已見,其間有共識也有歧見,但堅持和平發展的目標是兩岸學者們表達出的共同心願。

  研討會臨近尾聲時,全國台研會會長成思危步入會場看望大家,在認真聆聽完與會者們的發言後,他指出,互相了解、增進互信是和平與發展的前提,而這最需要的就是認真地聽、認真地想、認真地分析。此次台研會換屆後,要進一步聽取各方面不同的意見,在平等自由的基礎上討論,能取得共識更好,不能取得共識也是增進了彼此的了解。“我在這裡表達一個心願,希望各位學者在促進兩岸的合作發展方面、在自己的學術研究方面取得更多的成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