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二五規劃的建議誕生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30 09:30:28  


 
發展是當代中國和世界的潮流,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是“十二五”規劃建議最為鮮明的特點,也是時代的要求,事關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

  《建議》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確保到二○二○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的要求,通篇貫穿科學發展的主題。

  12個部分、近2萬字的《建議》著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布局,旗幟鮮明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繼續進發作出了全面部署。

  《建議》明確指出,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這一重要指導思想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任務、基本方向、根本要求,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是時代的要求,關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議》指出的“四個更加注重”,深刻總結了“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經驗,同時指出了當前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面臨的挑戰,為“十二五”時期推動科學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建議》緊扣時代脈搏、順應人民期待,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用鼓舞人心又求真務實的筆觸,勾勒了在新世紀第三個5年科學發展的前景: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這些目標任務涵蓋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是我們黨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行動綱領,符合實際,催人奮進。

  值得注意的是,《建議》提出的戰略性目標,具有更強的指導性,更符合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建議》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表面上是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衝擊,實質上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衝擊。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大動力——《建議》用“五個堅持”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出了明確部署,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指明了路徑。

  ——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主線,《建議》濃墨重彩地提出了一項項周密細致的政策:

  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構築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逐步實現不同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發揮人才資源優勢。

  ——《建議》對今後改革的任務、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建議》提出,“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更加重視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改革優先順序和重點任務”。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國有大型企業改革”“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等諸多舉措,將有助於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

  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堅定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在有條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隨著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實施,必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公信力。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全面改革資源稅”“開征環境保護稅”“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稅體系”……諸多財稅改革,將積極構建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加快社會事業體制改革”……《建議》提出的一攬子改革方案,讓人們對中國深入推進改革有了更多期盼,必將為科學發展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中國正以全新的姿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與世界各國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已是舉足輕重。

  “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優化對外貿易結構”“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建議》提出諸多開放新舉措,將更加有助於我國把握好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新定位,共同分享發展機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