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貨幣政策變寬鬆為穩健 告別保增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4 09:21:20  


 
  《北京青年報》也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向外界釋放出重要信息:我國貨幣政策將由此前的“適度寬鬆”調整為“穩健”。由“適度寬鬆”轉為“穩健”,這是貨幣政策基調的重大轉變。1998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我國開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2007年底,為抵禦日漸明顯的通脹壓力,貨幣政策由“穩健”轉為“從緊”。為應對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2008年11月,我國開始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助推中國經濟在全球範圍率先反彈。

  據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走向穩健”,其最大的寓意在於經過兩年的“特別護理”之後,正式告別金融危機的影響而進入後金融危機時代,以保增長為重中之重的危機政策開始讓位於以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為基本要義的正常管理。

  專家指出,“穩健”並非“緊縮”,它是一種在多目標下保持平衡的貨幣政策,可隨時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進行雙向微調。

會議傳遞明年經濟政策新信號

  透過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出的經濟政策新信號,我們可以判斷出明年中國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

轉方式:開局之年最大課題

  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研究明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認為,明年已有的經濟刺激政策會弱化,房地產投資受調控影響不會有太大增長,出口也難有較快增長,因此中國經濟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

“一鬆一穩”:政策重新組合

  財政和貨幣政策的組合,體現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這是繼1998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之後,再現“一鬆一穩”的調控組合。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說,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必須有相應的擴張手段,防控通脹壓力要求不能再搞寬鬆的貨幣政策。

穩物價:積極穩妥管理通脹預期

  從7月份加快上揚的CPI,是今年宏觀經濟主要指標中最出乎意料的一個。這不僅加重了通脹預期和宏觀決策的難度,而且對百姓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生活產生了明顯影響。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認為,要在管理通脹預期上下功夫,同時保障市場供應,穩定預期,穩定物價。

惠民生:助力經濟社會均衡發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會議作出一系列安排,提出努力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堅持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社會保障薄弱環節建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等。“一方面體現了經濟增長要更多惠及民生,另一方面也是進一步擴大內需的需要。”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張曉晶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