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論述及其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1 00:26:26  


 
  三是“目的明確化”,包括宣稱民進黨不反對兩岸“有尊嚴”交往,加大民進黨與中國大陸交流交往的頻率與幅度,形塑民進黨與共產黨交往的態勢。意在通過塑造民進黨與中國大陸交往的政策,在台灣社會與國際社會造就民進黨有與中國大陸交往的意願,有與中國大陸交往的能力,存在與中國大陸交往的管道,也擁有與中國大陸交往的經驗,借此向台灣內外昭示中國大陸也開始願意與民進黨“打交道”,也顯示民進黨也有能力處理三通後的兩岸關係及其發展趨勢,兩岸政策並非馬英九當局的專利。

  四是“政策論述功利化”,其兩岸政策的論述不是基於民進黨對兩岸關係長遠發展的系統闡述,而是基於選舉與選票考慮的一時之需,所以,郭震遠批判蔡英文的論述是“通過宣揚蔡英文式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消除選民憂慮、爭取選民支持,謀求民進黨的重新執政”,是“以和謀權”。(注7)

  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論述不值得過於期待

  與許信良的兩岸政策主張的鮮明性、方向性與務實性相對比,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主張不僅語焉不詳,空洞無物,而且方向不明,事理不清,原因在於:

  1、“台獨”理念與主張仍然是民進黨內的主流思想。既然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論述是基於選舉的需要而進行,其論述就不能不考慮要鞏固選票,民進黨的基本盤一定要顧及,萬萬不能丟。周奕成稱: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未來十年難有多大調整,要因在民進黨的社會基礎還是相當的牢固,“在未來十年裡面,在兩岸快速的交流中,民進黨反而會變成一股保守的力量”。(注8)

  2、認為民進黨無需根本調整兩岸政策的錯誤認知。表現有四:一是對歷次補選民進黨勝選原因的錯誤認知。2008年之後多次選舉的勝選讓民進黨產生無需放棄“台獨”立場也能爭取選票獲得勝利的認知。勝選讓民進黨人士頭腦發熱,其實勝選原因是多方面,由於是補選,投票率偏低,民進黨支持者投票踴躍,而國民黨支持者由於多種原因,缺乏投票積極性都是原因。但2012年選舉不同尋常,是有關台灣前途與未來的大決戰。特別是大選與“立委”選舉“二合一”,投票率一定不低。蔡英文在兩岸關係政策上閃爍其詞,恐難以爭取多數選民支持,王健壯就認為“民進黨如果不能對未來的兩岸關係正面表態,提出比國民黨更有利的正面政策主張,勝選機會仍然渺茫。”(注9)二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本質的錯誤認知,誤認為不放棄“台獨”也能夠穩定兩岸關係,誤認為不承認“九二共識”也能與大陸展開兩會協商,甚至拋出以“澳門模式”替代“九二共識”的政治氣球。殊不知,時過境遷,目前兩會協商的許多問題,其深度與難度絕非多年前的“澳門模式”所能處理。三是對中國大陸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決心與信心的認識不足,誤認為民進黨無需放棄“台獨”立場,中國共產黨因為是“現實主義者”,一定會與掌握台灣政權的政黨“打交道”。誤認為民進黨未來執政的關鍵不在是否承認九二共識,根據需要,也可以與中國大陸創造出類似的“對話基礎”,如“一二共識”等。四是對台灣主流民意智慧的低估,誤認為只要在兩岸政策上模糊其詞,就能爭取多數民意支持,顏建發就說:“延續前朝政策”,“延續不意味著接受九二共識,或是九二共識背後的一個中國”,“如果2012年人民選擇民進黨,代表人民是接受民進黨的。屆時當選的候選人或政黨就是遵守民意,與九二共識不相干。”(注10)

  3、蔡英文個人因素。一是蔡英文在民進黨內政治地位有待鞏固,3年來的領導表現、其個人特質及民進黨特殊的派系政治生態造就蔡英文成為“超級天王”,但其實政治地位其實並不鞏固,這從身為黨主席、得到黨內絕大多數派系“擁護”而在黨內初選中仍然只是以微弱優勢勝過蘇貞昌的情形可見一斑,所以要蔡英文擺脫黨內的“台獨”神主牌,恐怕難!二是蔡英文個人政治理念其實就是“台獨”!蔡英文是“兩國論”的製造者,其個人對兩岸間的定位立場就是“一邊一國”。蔡英文“人生信念和政治主張,就是台獨的支持者和奉行者”,是“新台獨論”的“和平式台獨”,終極目標是“法理式台獨”。(注11)因此,要蔡英文在進行兩岸政策的論述中“棄獨”,無疑是與虎謀皮!

  4、選舉考量的因素。任何選舉首先要先鞏固基本盤,然後再爭取中間選票。民進黨政策論述的投機心態是既要保住基本盤的支持度,不至因此鬆動鐵票,又需向美國等“交心”,表明其政策不會重蹈陳水扁“台獨”激進路線的覆轍。其選舉策略與手法決定了兩岸政策論述的模糊性、搖擺性與欺騙性。

  5、蔡英文路線昭示出民進黨政策論述的困境。蔡英文提不出兩岸政策應有的方向與路線,其實也真是民進黨所面臨的政策困境。一方面,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成為潮流,由於中國大陸堅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策及措施不斷加強,由於30年改革開放所取得建設成果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根本保證,由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產生與顯現重大積極性作用,包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經濟等物質基礎不斷增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文化基礎在不斷地夯實,兩岸和平穩定成為兩岸民眾特別是台灣民眾的基本共識,兩岸共同發展成為兩岸民眾普遍追求,“兩岸和平”成兩岸關係的主旋律,“共同發展”成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強音。面對此情勢,蔡英文當然無法回避。而讓蔡英文等民進黨人麻煩的是,民進黨南部依然有不少“台獨”基本教義派,民進黨的支持者中也有若干昧於瞭解兩岸發展形勢者,他們基於既有的“台獨”理念,不敢也無法正視兩岸發展潮流,他們在民進黨內又有一定的影響,蔡英文要代表民進黨參選,如何能夠不顧及這些人的感受。於是,在兩岸政策上不表態,或者閃爍其辭,便也成為其回避問題並爭取選票的唯一路徑了。因此,兩岸和平發展潮流與民進黨內基本教義派理念間的衝突與矛盾,正是蔡英文不敢也不能端出其兩岸政策的主因。

  其次,是先走向兩岸整合還是先推動台灣國際化之間的矛盾。蔡英文批評馬英九的政策路線是從大陸走向國際,堅持先走向國際,再從國際走向大陸。其實蔡英文的主張不僅是捨近求遠,而且是根本違反市場經濟規律。兩岸經濟整合本身就是台灣參與東亞經濟合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大陸已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情況下,走向大陸就是走向全球、走向國際,兩者不能對立起來。

  第三,是“台獨”政治意識形態與兩岸經濟不能分離之間的矛盾。民進黨在政治上堅持不“棄獨”,而台灣在經濟上又無法不依靠大陸,台灣只有與大陸合作才能提振經濟,而兩岸經濟的密切化的結果是又不利於民進黨追求“台獨”。這對民進黨而言是兩難。

  注釋

  (注1)社論:“總統大選與兩岸關係‘政經分離’”,台灣《工商時報》,2011年5月8日。

  (注2)“思想者論壇--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彈性空間有多大”,香港《中國評論》,2011年1月號,第73頁。

  (注3)社論:“民進黨能否解開兩岸政策的死結”,香港《中國評論》,2010年11月號,第1頁。

  (注4)社論:“蔡英文新兩岸論述:模糊戰略,目的清晰”,香港《中國評論》,2011年4月號,第1頁。

  (注5)社論:“蔡英文新兩岸論述:模糊戰略,目的清晰”,香港《中國評論》,2011年4月號,第1頁。

  (注6)社論:“蔡英文新兩岸論述:模糊戰略,目的清晰”,香港《中國評論》,2011年4月號,第1頁。

  (注7)郭震遠:“退一步,進兩步--析蔡英文的兩岸關係新論述”,香港《中國評論》,2011年4月號,第6頁。

  (注8)“思想者論壇--兩岸未來十年願景”,香港《中國評論》,2010年12月號,第63頁。

  (注9)王健壯:“民進黨對兩岸政策須明確表態”,台灣《中國時報》,2011年4月21日,A16。

  (注10)“思想者論壇--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彈性空間有多大”,香港《中國評論》,2011年1月號,第70頁。

  (注11)社論:“台灣沒有終統問題但已出現台獨新形勢”,台灣《中華日報》,2011年5月7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1年6月號,總第162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