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治國先治吏 中國反腐敗形勢嚴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6 00:09:04  


 
  官吏掌握並行使權力,尤其是奉行對帝王負責、為民眾服務的重要使命。因此各級官員往往被稱為“父母官”。所謂“父母官”,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各級官吏希望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民眾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稱之為“父母官”;更大意義上看,各級官吏的衣食父母的民眾和百姓,因此他們有義務為民眾服務、為民眾做事,並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帶頭遵規守法、勤政愛民並作為道德楷模。

  建國之後,中國的官吏管理體制也經歷了幾多變革。不能不承認,改革開放之前的毛澤東—周恩來時代,中國對官吏的管理和鞭策是嚴格的,絕大多數官吏的操守是有目共睹的。毛澤東深刻吸取李自成功敗垂成等歷史教訓,把“治國先治吏” 的思想發展為“治國就是治吏”。建國後果斷決定槍斃張子善、劉青山等貪污犯高官後,毛澤東指出,“要重讀《資治通鑒》,治國先治吏。禮義廉耻,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之不國。如果一個個都寡廉鮮耻,貪污無度,胡作非為,國家無法治理他們,則天下一定大亂。殺張子善、劉青山,就是救兩百個、兩千個、兩萬個。”在主席的嚴厲要求和帶動下,當年涌現出大批焦裕祿式的幹部,開創了時代清廉。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各項事業也躍上新台階。但不能不看到,伴隨經濟繁榮,許多負面因素也隨之而來。在社會層面,道德滑坡現象比較嚴重,社會風氣浮躁拜金,人情冷漠、相互防範現象突出,言行不一、溜鬚拍馬、文過飾非已經見怪不怪,社會誠信大打折扣。在商界乃至飲食服務業等不少領域,各類弄虛作假、違法亂紀現象突出,特別是官場上貪污腐敗、瀆職犯罪、無所作為等行為屢禁不止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導致官場怪像迭出,引起國家上下的普遍擔憂和強烈反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