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美緬關係未來如何發展取決於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7 11:37:59  


奧巴馬訪問緬甸,親吻昂山素季。
  中評社香港11月27日電/作為首位訪問緬甸的美國總統,奧巴馬11月19日對緬甸“閃電式”的短暫訪問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從去年11月希拉里訪問緬甸到此次奧巴馬訪問,美國對緬甸的政策轉變是極為明顯的。在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下,處於世界兩大人口大國之間,以及東亞、南亞、東南亞交匯處的緬甸的地理戰略意義不言而喻。事實上,美國對緬甸的關係轉變一直都有著“中國因素”。

  聯合早報今日刊登評論文章稱,由於中國的崛起,擁有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的緬甸,成為美國重返亞太的一個重要棋子。於是,美國近乎迫切地想與這位對立了二十多年之久的“敵人”重歸於好。這從奧巴馬在仰光大學演講時,特別稱讚了“密松”事件而得到證明。密松大壩由中國投資36億美元建設,但因為緬甸民的強烈反對,緬甸總統宣佈在其任內擱置該項目。這是緬甸首次對中國說“不”,被認為是中緬關係的一次重大轉折。

  而緬甸之前由於西方國家的制裁,迫使其只能長期依賴中國。但自2011年3月新政府上台後,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紛紛解除制裁,使緬甸有機會重返國際社會,發展更加多元化的關係。早在一年前,希拉里訪問緬甸時,緬甸總統登盛的政治顧問內新勒就曾放風說:“不論戰略地理位置多麼具有優勢,如果不小心經營,就無法得到更多的收益。緬甸一面是具有13億人口的中國,一面是具有11億人口的印度。緬甸也是有壓力的。”“外交上沒有永遠的敵人”。盡可能地與鄰國、強國建立並保持友好關係,是每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當國內外局勢轉變,出于國家民族利益,即便是曾經的“死敵”也可盡釋前嫌,再度攜手。回顧緬美外交史,就能證明這一點。

  美緬關係一度十分密切

  文章表示,1948年,緬甸剛從英國人手中獲得獨立,美國就與其建立了外交關係,並于1950年10月向緬甸提供了2100萬美元的資助。美國為何對剛剛取得獨立的緬甸如此示好呢?實際上,當時,新中國也建立不久,國民黨部分殘軍潛入緬甸北部,建立了一個“反攻大陸”的基地,於是緬甸的戰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對當時暗中協助國民黨進行“隱蔽行動”的美國來說已經開始顯現。

  後來,美國中情局在緬北地區與國民黨頻頻活動。或許作為回報,1962年,尼溫將軍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時,美國並未發表意見;在排華事件發生致使緬華關係受到影響時,美國更是一聲不吭。1966年,尼溫將軍還訪問了美國,在白宮與時任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會面。此後,緬甸每年都會派遣兩位軍官到美國受訓。曾經在東南亞鼎鼎有名的緬甸情報局(MI)就是在美國中情局的培訓和協助下建立的。

  文章指出,這一切的援助關係都和當時的國際政治局勢有關。美國為了“扶蔣反共”,遏制社會主義在亞洲的發展,與中國、老撾、泰國比鄰,與柬埔寨、越南等僅有咫尺之遙的緬甸,無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地理位置。因此,美國才一方面與緬甸打好關係,另一方面又暗中或間接借助緬甸自身的發展,來實現其政治目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