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滬港股市文化亟待變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2 20:46:00  


資料圖:投資者對股市信心盡失
  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2月12日載文《滬港股市文化亟待變革》,摘要如下:

  花旗集團(Citigroup)上周宣布的裁員1.1萬人的消息,預計不會對其亞洲業務產生巨大影響,不過也有人認為,影響應該存在,起碼對花旗在亞洲的股票業務而言。未來幾年,亞洲或許仍然是全球範圍裡經濟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但對花旗及其同行來說,這不見得就意味著它們的股票業務會有顯著起色。

  全球而言,投行的銷售和交易部門正在面對兩個問題,一是快速自動化帶來的結構性轉變,一是市場對更低廉交易成本的需求。今年風險偏好的大幅下滑令股票交易和募資業務都受到了傷害。世界領先交易所的新上市股票數量及交易額都處於多年來的低點。

  風險偏好具有周期性,不過對香港和中國內地來說,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亟待解決。這些問題源自近年來香港及上海股市上市狂潮留下的後遺症。

  首先是市場容量。2008年來,各投行在亞洲股市押下重注,為中資企業上市狂潮及後續交易提供服務。據當地人力資源專家及較為務實的銀行家估計,當地投行業目前有20%到25%的冗員。

  其次,中資企業接連不斷巨額融資的時代已經結束,因此為企業籌資提供服務的股權資本市場目前顯得容量過大。最需要資金的大型集團都已上市。將來的某個時刻,公用事業等板塊會帶來規模較大的交易。但就目前而言,中國國家電網(State Grid)及其同行的現金還很充盈。豪華轎車連鎖經銷商以及其他高端消費品企業明年應該會帶來一些有意思的交易及費用,但不足以拯救投行業。

  不過,股票業務將繼續低迷的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香港及上海股市“揮霍”了一個關鍵品質:信任。

  由於市場備受失望情緒和運轉失調的困擾,流動性出現了問題。而這個問題在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