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蛟龍”號首航:意義深遠 收穫頗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8 11:07:20  


 
  航次隨船科學家表示,貽貝樣品有利於研究海洋極端環境下的黑暗生物鏈,這個生物鏈不依靠光合作用,而是依靠海底流體中的甲烷和硫化氫等為生,最有意思的是研究他們如何進食;碳酸鹽氣囪樣品有利於研究冷泉的形成和地下結構。此外,活動的冷泉區也是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豐富的重要標誌之一。

  “同時,由於冷泉滲漏,大量甲烷進入海洋水體甚至大氣中。甲烷是比二氧化碳威力更強的溫室氣體,大量甲烷進入大氣中必然會加速全球氣候變暖,這有利於研究冷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馮東說。

  劉峰表示,這是載人潛水器第一次在這個海域搜尋到了冷泉區,發現了大量貽貝、毛瓷蟹和蜘蛛蟹等海底生物,並取得了珍貴樣本,為深海生物群落和冷泉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支撐。

  航次隨船科學家認為,“蛟龍”號最大的優勢在於精確定位、精確取樣和實地觀察。如果知道哪個區域有科學研究價值,潛水器就可以直接抵達,在實地觀察的情況下利用機械手精確取樣,而其他取樣方式的誤差非常大。

  “現在‘蛟龍’號才剛開始應用,我們希望將來能通過‘蛟龍’號實現在海底原位培養樣本。因為海底的壓力和溫度都非常特殊,生物樣本拿到水面上來這些因素就都變了,非常理想的狀態還是在海底進行原位培養。”同濟大學副教授楊群慧說。

  “蛟龍”號去年在馬利亞納海溝創造了世界同類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達到了其設計最大下潛深度,今年轉入為期5年的試驗性應用。

  “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於6月10日起航,共分為3個航段,預計需要113天。

  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突出特點是將搭載科學家下潛。18日,周懷陽就將作為首位“乘客”搭載“蛟龍”號去前一日下潛的冷泉區進行實地觀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