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香港反對派劍指內地學生用心不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3 00:16:04  


 
  長久以來,香港民眾奉信競爭哲學,素有“英雄不問出處”的觀點。敢於直面競爭,善於變危為機,從來都是港人引以自豪的品質。但是,鳥有百種,人有千般,香港作為世界級的經濟都市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很多港人都是在經濟長期繁榮的社會環境中長大,吃苦耐勞的毅力難免下降,競爭求勝的決心難免減弱。不少人把香港經濟的長期繁榮、對中國內地的相對優勢,當成與生俱來的必然。而當一些人陡然意識到相對優勢不再、維持繁榮吃力的時候,產生一定的焦躁是可以理解的,問題在於,如何面對挑戰?

  首先,要正視挑戰,同時要敢於應對挑戰,以實力論英雄。

  在信息時代,獲取高額報酬,更多地需要智慧,那就要求年輕人學習更多的系統知識,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更關鍵的是,要勇於面對挑戰,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內地學生之所以在香港的研究生和博士中佔有比例較高,是他們相信學士資歷已經不足以應對今時今日的競爭需求,所以他們能夠義無反顧地背井離鄉來到香港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受就業心態影響,香港很多年輕人,長期以來都比較熱衷於通過兩三個月甚至兩三個星期的短期培訓,獲得某些看似專業、實則膚淺的急就章文憑。有些比較好學的港人花三年的時間可能擁有幾十種五花八門的證書,但是很少人願意動用三年的時間,通過系統的學習獲得某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更不要說博士學位。問題是,在信息社會,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淺嘗輒止的短期培訓,是滿足不了專業競爭需求的;儘管手握幾十種證書,但是很難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長此以往,香港年輕一代的競爭力,怎麼可能足夠強勁呢?怎麼可能面對世界各地的競爭者呢?

  在交通、通訊日益發達的今天,地球顯得越來越小,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競爭其實遠遠不如幾十年前重要。百年之前,如果不見面就無法談成生意。但是現在,人們幾乎可以在世界各個角落與對手商談。以印度承擔美國大量的軟件業務為例,印度IT精英並不需要到美國去,就可以搶到商業訂單。同樣,香港的商機雖然很多,但是並不意味著身在香港就有優勢,境外的競爭力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可以非常輕鬆地介入香港的各行各業,並不是人在香港之外就不會構成對香港的競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