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香港內地生:我戴過紅領巾 可我也不是怪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10:12:43


 
  “周四的兩門課都是粵語班,這門是必修,幾乎沒得選。如果選在下學期,又影響下學期的計劃,總的學分就不夠了”。張笑的好友,城大內地生劉小溪向《南都周刊(微博)》記者介紹,一些內地同學的“維權”意識較強,向學系表達了不滿。作為妥協,幾次的普通話補課也幾乎快要平息了這件小事。

  不過,卻有港生找來《蘋果日報》記者暗訪課室,並用攝像機記錄下老師用普通話重複解釋的畫面。以“罵戰”點題的報道一出街,就引發輿論嘩然。

  習慣於保持沉默的內地學生事後發表長微博為自己辯白,不無委屈地提到“個別港人就連老師上課講一兩句普通話都會投訴老師,就連老師課下為我們答疑都會投訴老師,就連當我們都已經以為可以融入這個環境的時候卻擅自聯繫《蘋果日報》記者製造新聞,讓所有的輿論都指向內地生”。

  同日,任課的陳學然老師也給班上同學群發了郵件,他用文學典故勉勵學生,“從明天起,我們或許可以多學習魯迅的‘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起碼在我們的課室上,一切都會變得更好的”。

  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一個月後,在與《南都周刊》記者接觸的過程中,他沒有對這個事件再做評價,只是說,“怎麼看是個人的事情,這件事讓同學的心情都不太好,我也不再願意多講。”
 
  其實,如何體面地應對此事在香港相對透明有序的體制內並不困難。但任課老師以魯迅在30年代寫下的《自嘲》一詩為事件作解,背後反映的社情民意可見一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