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香港內地生:我戴過紅領巾 可我也不是怪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10:12:43


 
  香港的傳統八大高校受公帑支援,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負責協調經費使用情況。這間機構每年都會披露教學成本、生源構成等諸多比例細節。

  比如,培養每個本科學生的成本費用大約在每年23萬港幣,香港學生的學費標準一般是4萬左右,而內地生則需要12萬上下。

  在公帑充盈的香港,費用的差異並不能說服反對者。教育界那句著名的承諾“確保無論學生來自何處,不會因為經濟問題而影響學業”也不能,因為“這是香港納稅人的錢,香港人優先”。

  事實上,自回歸以來,內地生在港的絕對人數確實在增長。以香港大學為例,在2002年,只有34名內地本科生入學,且全部享受全額獎學金。2003年教育部允許港校在內地自主招生後,人數也不斷增長,逐漸達到占總數10%左右的水平,是最大的外來生源群體。

  這部分學生被視為“精英”,按照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又身兼“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委員的侯傑泰的話來說,“能被選來香港的內地生,都是經過層層篩選,殘忍一點形容,可以說是‘血流成河’後的‘生還者’”。

  這些“幸運兒”畢業之後也可以選擇在港就業,2008年港府推出新的“非本地生畢業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將畢業後無條件留港期限延長至一年。而最新的港府咨詢意見中,更希望將這個期限延長至兩年,原因是“香港長期將面對的勞動力緊缺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