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香港內地生:我戴過紅領巾 可我也不是怪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02 10:12:43


 
  “我也受《蘋果日報》的影響”

  在反對內地生政策的擁躉中,其中一位,名叫李啟迪,在香港大學唯一的學生刊物《學苑》中,他擔任編委,發表了多篇犀利文章,堅定地站在本土立場的一邊。

  最近的一篇,名叫《內地生蜂擁來港兩計可絕其患》,以“政治不正確”的方式稱呼來自內地的同儕正是香港目前“政治正確”的現狀。

  李算是典型的本地好學生,來自普通中產家庭,中學在大名鼎鼎的“拔萃男書院”度過,預科讀的是有“會考A工廠”之稱的恒生商學書院。大學的平均分也很高,是學系成績頂尖的學生之一。見面沒多久,他就推薦了一本書給我,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的《想象的共同體》。他說,香港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認同,這更關鍵。

  在細致的問題上,和他討論,結果往往是這樣:“內地生交了更多的學費”、“但也還是受到了資助”。“授課制的碩士課程收費很高也補充了港校的收入”、“不過也占據了校園資源,更抬高了香港的租房價格”。

  他自己也承認,“我帶有保護主義的色彩”。他用手比起一個高度,大約一米,說道,“參加會考,也就是你們的高考之前,我也做了這麼厚的試卷”。

  “自保”的背後,累積的是對中國內地的反感情緒,有來自內地遊客的不文明行為、為港人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等。還有就是對內地體制及不少新聞事件深層次的厭惡和恐懼心理。在採訪過程中,他特別提到,發生在佛山的“小悅悅事件”在港人心中帶來的震撼,香港捐助川震的新校舍兩年之後被拆除建設豪華公寓事件帶來的震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