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論:印度“探火”成功 未必超越中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5 00:34:18


印度總理莫迪在指揮中心觀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曼加里安”號入軌直播
  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記者 張迎春分析報道)去年11月發射升空的印度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在經過十個月的太空飛行、穿越6.66億公里後,已於印度當地時間9月24日成功進入火星軌道。這使印度一躍成為外太空探測“精英俱樂部”國家。而更令印度輿論興奮的是,在前往火星的競賽中,它們似乎走在了中國的前面。不過,綜合相關實力,中國的太空技術遠遠強於印度,印度人不必高興得太早。

  探測火星失敗率相當高,國際上51次發射嘗試只有21次成功。“曼加裡安”號的成功入軌,意味著繼美國、俄羅斯和歐洲之後,印度創造了歷史,也具備了發射火星軌道探測器的能力。更值得印度人驕傲的是,印度還成為了首次嘗試火星探測即獲成功的國家,此前只有歐洲航天局“火星快車”獲此殊榮,但由於歐洲航天局是多國聯合體,印度仍然無愧於第一的稱號。

  國際社會對於印度探測火星意圖的解讀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與中國的競爭,以“火星之旅:印度戰勝中國”、“印度超越中國”等諸如此類論斷為標題的報道比比皆是,甚至有評論認為,印度此舉給了正在加緊實現太空雄心的中國沉重一擊。而由於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2011年隨俄羅斯“火衛一-土壤”探測器發射升空時,因變換軌道失敗,有印度人在網上稱,“曼加裡安”號的成功“是向中國的傷口上撒鹽”。

  顯然,無論在外界還是印度人眼中,“曼加裡安”號的意義都超過了單純的科學層面,成為印度彰顯國家實力和遠大抱負的象徵。印度知道,自己在衛星應用、登月、空間站、載人航天等諸多方面都拿不到亞洲第一,如果憑現有的技術和實力,要追趕上中國確實很難,於是,在開支有限的情況下,選擇了火星探測作為重點突破對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