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智庫雜誌: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建構取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30 00:20:44


 
  但到了2005年,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領導人在相隔60年後舉行會談,共同發佈《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2008年的台灣“總統”大選更出現二度政黨輪替,於是兩岸關係正式邁入和平發展;截至2014年已簽署了21項協議,共同命運的建構出現曙光。

  基本上,兩岸在人員、經貿等民間交流與合作愈來愈暢旺的情況下,台灣的“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以下簡稱陸委會)與大陸的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台辦),透過海峽交流基金會(以下簡稱海基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以下簡稱海協會)簽署的協議,為兩岸的共同命運認知,提供了制度性的發展基礎。

  進而言之,兩岸人民的生存、健康、幸福,可以因為這些協議的簽署與施行,在人員交流中增加彼此瞭解,在經貿合作中增加互利共贏,也在民生安全議題的推動中,增加休戚與共的感受;相對的,在共同面臨威脅時,可以有這些協議作為合作解決問題的基礎。

  因此,兩岸關係可以在同文同種的優勢、全球化的潮流中,透過人員交流、經貿合作、民生安全的協議落實與成果積累,凝聚共同命運的認知,進而為命運共同體的建構,開創全面性的發展。

  命運共同體的氛圍

  2008年以來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確實為命運共同體的建構,鋪陳了正面發展的氛圍。可是不容諱言,兩岸關係在台灣的2014年太陽花學運、九合一選舉後產生變化,不但2013年後簽署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服貿協議)、《兩岸氣象合作協議》、《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因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未通過立法而無法施行,兩岸關係靠協議推動的模式受到阻礙;甚至即將到來的2016年“總統”大選,可能會出現影響兩岸關係繼續和平發展的變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