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強:中國離橄欖型社會還有多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6 12:00:35


 
  但通過這件事我想告訴大家,就是我們都能做一點事情。一個社會結構的演變,其實挺艱難的,特別像我們這種社會,你想兩億七千萬人的地位變化,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橄欖型社會結構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社會結構研究,國際比較也很重要,我們觀察那些已經完成現代化轉型的、已經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的國家,看他們的社會結構演變是怎樣完成?下面我介紹一下,一個橄欖型社會結構的形成,從一般的角度來看,是在哪些前提條件下完成的? 

  這裡列了八個要點。大家理解,影響社會結構最大的一個要素叫“產業結構”,如果中國還是傳統農業社會,那當然是一個農民為主體的社會,沒有人能推動這個社會的變化。

  可見,就是近代工業革命以來,我們發生了巨大的產業結構的變化,這肯定是一個最大的變化。那麼產業轉型,也是我們國家目前面臨的大問題,如果我們能推進產業轉型,那也就意味著我們的社會結構會隨著產業結構的轉變而發生變化,那麼產業結構的變化引發了什麼變化呢?引發了人們工作方式的變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職業結構的變化。當然了,產業推進以後,和產業相對應的,形成現代職業結構。

  社會學家有個理論家叫丹尼爾•貝爾,寫過一本書就是《後工業化社會的來臨》。他是研究後工業社會的,就美國社會而言他發現,到二戰之前那個社會,也還沒有完成後工業的轉型,是二戰之後發生的,而正是因為這個產業革命的一系列的變化,信息革命的一系列變化,使得它形成了一種新的產業結構,於是促成了一種新的職業結構。

  在這個新的職業結構中,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是管理層的變化,大家說管理層總不可能太多吧,總是一個很小的層吧,傳統上是這樣的,管理層從來都是一個很小的層。

  但是,有一件事情,確實改變了管理層的命運,就是西方國家演進的時候,發生過一個叫做所有權與管理權的分離,過去只有那些大資本家,所有者,他才能管理,後來大家發現兩權分離,那麼也就是說,有一個專業的管理層開始出現了,這個後面我們會看到,推進後來整個社會結構變化,一個管理層的非常大的變化。其實我們從產業結構,影響職業結果來看,我們中國也在發生這樣的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