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耶魯女生用腳步“丈量”中國傳統民居
http://www.CRNTT.com   2017-01-13 00:17:46


蒲肖依在《建築裡的中國》新書發布會上演講。(中評社 李娜攝)
 
  【求學耶魯遭遇瓶頸 回歸本源】
 
  而這次選擇回到自身文化和傳統中探訪中國傳統建築的精神,蒲肖依說她還要感謝一個人。
 
  2011年,正好是日本大地震的時候,蒲肖依去了東京的隈研吾事務所實習,她在跟隈研吾先生一次單獨的交談中,聽到隈研吾先生說起他自己的遭遇:他曾在90年代初一味學習西方的後現代風格,做了一些很失敗的形式主義作品,以至於後來拿不到任何項目,不得不避到東京的鄉下做些小項目,但反而因禍得福,隈研吾跟當地的工匠學了很多傳統的建築技法,從而建立其非常獨特的個人設計風格。
 
  所以,隈研吾先生當時給了蒲肖依一個建議,可以選擇回歸到自身的文化和傳統中尋找建築的根源和價值,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設計。
 
  後來,蒲肖依進入耶魯大學念研究生,繼續鑽研建築。耶魯大學的建築系非常遵循歷史和傳統,培養建築師既作為一個思考者(thinker),也是一個匠人(maker)。比如,他們會在老師指導下獨立設計並為當地人建造起一個小住宅,設計課的設計通常會選擇在各個國家,親身去探索和體會自己設計的建築為當地人帶來什麼影響。
 
  蒲肖依在耶魯大學建築系遇到了很多建築大師——彼得·艾森曼、弗蘭克·蓋裡、前院長羅伯特·斯特恩以及剛剛去世的建築“女魔頭”扎哈·哈迪德,他們對建築的獨特的風格和思維方式,讓蒲肖依認識到建築的多樣可能性。
 
  每個建築師都會遇到自己的瓶頸期,蒲肖依也不例外,在耶魯大學的第二年的時候她經歷過一次低谷,當時她對自身和設計都有很多困惑。“我就回想起隈研吾先生的話,決定暫停學業,花一些時間回到中國去四處游歷,親眼看一看中國最傳統的、最原始的建築。”蒲肖依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她的這個想法得到了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的支持,於是她拿著一些經費,略帶“忐忑”地上路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