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耶魯女生用腳步“丈量”中國傳統民居
http://www.CRNTT.com   2017-01-13 00:17:46


《建築裡的中國》新書發布會在耶魯北京中心舉行,現場觀眾在發布會結束後等待作者蒲肖依為新書簽名。(中評社 李娜攝)
 
  【逐漸消逝的“場所精神”】

  蒲肖依十分敬仰的瑞士建築大師彼得·卒姆托曾說過:“盡可能的來到建築所在的地方參觀我的作品,體驗建築所傳達的信息、聲音、光和各種氣味”。
 
  此行踏訪和考察傳統民居,感受中國傳統民居建築所傳達的“精氣神”,蒲肖依稱中國民居中的“場所精神”是讓她感觸最深的。
 
  《建築裡的中國》新書發布會上,蒲肖依也將“中國傳統民居的場所精神”定為自己演講的主題。“場所精神”是挪威城市學家諾伯舒茲1979年提出的,蒲肖依解釋道,雖然是個西方概念,但其實就是“一個地方和它的‘精氣神兒’”。
 
  這也是蒲肖依當初為什麼要選取傳統民居這個角度來展現建築裡的中國的原因。她說,“民居是人類最初的建築形式,我們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一方水土也養一方建築,它和人最基本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最相關;同時民居也是人們根據當地獨特的地域環境、歷史文化、習俗和信仰而建造的最適合自己居住的空間。”
 
  蒲肖依講述道,中國的民居多樣性在世界上都很少見,民居作為一種建築類型,它代代相傳,已經形成了一個個非常穩定而理性的系統。它凝聚了先人的生存智慧,也是建築學上“原型”研究很好的案例。
 
  蒲肖依感慨近幾年回到北京,她覺得和其待過的城市,比如紐約、多倫多、倫敦、東京越來越相似,不斷地有新地標拔地而起,老城區被逐漸拆除。而老建築的消失,也是一種精神象徵的消逝,像以前的大宗族社會所具有的較強的內聚力,現在只有在一些村落中有所體現。蒲肖依在設計建築時十分看重其所承載的人文價值和精神內涵,因此,如何在保護歷史和傳統的同時,讓居住者有更好的生活質量和體驗,對建築師來說是一個很有挑戰的難題。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莊惟敏教授對蒲肖依這種立足本土文化,從傳統中尋找力量的治學態度“非常讚賞”,他在出版序言中寫道:“中國悠久的歷史始終是中國建築師創作的源泉。中國傳統思想認為建築是有靈魂的,是虛實相生的。中國古民居體現的哲學理念,就是一種環境誘導的方式,看似無為,實則順天應人,達至與天地自然的和諧共生,這是極高的智慧。作者認識到這一點,並以親身的體驗去思考、印證和闡述,構成了本書最基本的價值觀。”他很高興這個時代有蒲肖依這樣的建築學子,懷有激情和夢想,腳踏實地地行走,用心在思考。希望這本《建築裡的中國》成為蒲肖依在建築道路上的一個新起點。

  《建築裡的中國》作者蒲肖依,現為耶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三年級。曾在多家國際著名建築事務所研習,獲得過包括AISC等建築競賽獎項,並有多篇中英文建築評論見諸報章。《建築裡的中國》一書是作者花費近一年的時間,實地踏訪窑洞、土樓、苗族吊腳樓、徽派民居、山西大院、北京四合院等中國傳統民居後所著,現已由外文出版社中英文雙語出版發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