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的根本邏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1 09:39:27


 

  潘維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建國初,共產黨只有幾百萬人,現在中國共產黨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7月1日,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8944.7萬名,數量超過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的人口,幾乎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共產黨員。

  潘維說,黨密切聯繫群眾,首先就是動員8900萬普通黨員和無職黨員,真正履行賦予他們密切聯繫群眾的責任和任務,重建每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感、榮譽感和自豪感。

  一個都不能少

  十八大以來國家治理的大方略,系統清晰地鋪展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道路。這其中,如果說“反腐倡廉”是政治建設的“銅墻鐵壁”工程,那麼“脫貧攻堅”就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特征的“銅墻鐵壁”工程。

  這是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13億多國人共同實現全中國全面小康作出的莊嚴承諾。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同樣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的走了邪路了。”1985年3月,鄧小平同志在一篇講話中提出的這個觀點,十分鮮明。

  事關社會主義本質的大事,不會發生任何動搖。絕不會讓貧困地區、困難群眾長期滯留在另一極。“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抱定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扎實推進精准扶貧,取得了精准脫貧的卓著成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