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共享單車行業拐點來臨 能否安然度過寒冬
http://www.CRNTT.com   2017-11-22 10:52:50


又一家共享單車企業倒下了,這次是小藍單車。從聽到首家單車企業倒閉的詫異到現在的見怪不怪,共享單車行業似乎迎來了寒冬。這一現象也引起了外媒的關注。
 
  共享單車洗牌後的“自行車第一鎮”:很多工廠停工

  最後看了一眼自己生活了幾個月的小鎮,劉芳(化名)轉身踏上了一輛開往保定方向的長途車。車門關閉的瞬間,劉芳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她知道自己不會再回來了。

  劉芳,20歲,河北保定人,9個月前,她辭去了北京一飯店服務員的工作,來到王慶坨鎮一家自行車生產上班,只因為好朋友邀請她,“快來,這裡現在有好多共享單車的訂單”。“她說他們公司忙都忙不過來,幾乎天天在加班。”劉芳說,好友告訴她,加班很累,但收入可觀,多的時候一個月能掙到六七千。

  但這並不是讓劉芳下定決心的主要原因,在北京工作,宿舍離打工的地方有幾公里遠,自從共享單車出現後,劉芳就開始騎行共享單車上下班,她早就習慣了每天這樣的騎行生活。劉芳覺得共享單車特別好,所以當好友發出邀請時,她毫不猶豫地就辭職了,“當時想的是,能參與,也是一件挺幸運的事情。”

  王慶坨鎮,位於天津市武清區。這個被外界稱為“中國自行車第一鎮”的小鎮,常住人口只有4萬多人,但聚集了六七百家各類自行車整車和零部件生產企業,2萬多人在從事與自行車有關的工作,套用鎮上一家零部件企業負責人的話來說,“幾乎家家都有從事與自行車相關工作的人”。

  2016年2月,王慶坨鎮政府網站公布了鎮“支柱產業概況”——自行車產業占全鎮GDP75%,吸納全鎮60%以上勞動力,自行車產量占全國年產量七分之一。

  成也共享單車

  王慶坨鎮離北京不到100公里,開車一個半小時就能到達。進入小鎮前,首先看到的就是矗立在公路邊的大幅標語——“中國自行車產業基地王慶坨歡迎您”。進入11月的王慶坨鎮,分外的安靜。街上的行人很少,偶爾能看到騎著電動車的村民。

  “很多工廠都停工了,工人早就走了很多。”路邊一家飯店的老板老李正在算賬,幾十平米的店內空空蕩蕩,“又虧了不少。”

  老李的飯店今年3月才開張,彼時,小鎮20多家企業都接到了共享單車的訂單,工廠忙碌,接連加班;老李也忙碌,從早上6點,一直到晚上9點,最多的時候,一天營業額超過了1000元,這讓老李暗自竊喜,他悄悄算了一筆賬,照這樣的速度下去,幾個月後,投入的15萬開店的本錢就能掙回來了。

  3月初,劉芳來到了王慶坨,雖然和大廠房、寬馬路的想象大相徑庭,但很快,她就通過好友的推薦開始上班了,劉芳和好友都在自行車的組裝流水線工作,有上螺絲、加車座等十幾道工序,這條由20人組成的流水線,不到十分鐘就能完成一輛自行車的組裝。

  在這裡,劉芳每天要工作差不多11個小時,因為要拿計件工資,所以大家都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吃飯、休息上。雖然每天都很累,但那幾個月,劉芳的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她覺得自己沒白來,看著經過自己手的單車一輛輛下線,劉芳告訴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自己還蠻自豪的。

  共享單車的快速發展,讓鎮上的企業家們都覺得難以置信。天津聚友自行車公司總經理菅順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是自己入行18年來的最大機會!在他的印象當中,過去1000輛車的訂單就是“大單”了。但共享單車平台給出的訂單“動不動就幾萬輛(件)”。

  訂單大量湧來的時候,不少企業甚至採取了人休機器不休,工人幾班倒的工作方式,劉芳的印象中,那段時間,王慶坨的夜晚相當明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