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戈恩案背後的日法“司法叫板”
http://www.CRNTT.com   2020-01-11 00:01:39


  中評社香港1月11日電(評論員 陳鴻斌)去年年底的最後一天,各國媒體的頭條基本都是同一內容:被監視居住、禁止出境的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神奇地“金蟬脫殼”,出現在了黎巴嫩。隨即日本於1月2日向國際刑警組織要求逮捕戈恩,國際刑警組織為此下發了紅色通緝令。但顯而易見,黎巴嫩根本無意按照這一通緝令行事,因為黎巴嫩與日本之間沒有相互引渡條約,所以黎巴嫩根本不打算將戈恩遣返日本。日本檢方於是沒收戈恩此前繳納的15億日元保釋金。
     
  2018年11月19日傍晚,戈恩乘坐日產公司的商務座機剛抵達東京羽田機場,就被東京地方檢察院以涉嫌財務違規逮捕,此事立即成為爆炸性新聞。

  戈恩是商界的一位傳奇人物,他的被捕在日本和法國都引發了巨大反響。幾個月後,對戈恩的各種罪名指控,日本檢方仍未拿出確鑿的證據。

  1999年,因背負2萬億日元的沉重債務,日產瀕臨破產。其時法國雷諾汽車公司瞅準時機,出資收購了日產公司約43.4%的股權。根據日本法律,一旦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1/3,在重大決定中擁有否決權。為了安撫日本汽車行業,日產也相應購買了雷諾15%的股權,但是沒有投票權,最終兩家形成了聯盟。2016年三菱汽車燃油資料造假曝光,造成股價暴跌,日產趁機收購了三菱約34%的股權。這樣,雷諾—日產—三菱汽車聯盟由此形成,其總產量在全球位居第二,僅略少於德國大眾公司。

  在雷諾完成收購日產股份後,戈恩於2000年走馬上任日產CEO。上任後戈恩厲行改革,首先將削減日產債務作為當務之急。他先後關閉了兩家整車廠和3家零部件廠,在3年內裁減2.1萬名員工,並出售不動產以改善公司財務狀況。通過對病入膏肓的日產狠下猛藥,很快就顯現了奇效:2001年日產公司就扭虧為盈,創利3311億日元,2003年則償還了所有債務,呈現出漂亮的V字形反彈。戈恩這位昔日在法國企業界聞名遐邇的“成本殺手”,在日本也因此聲名鵲起。因為其出色表現,戈恩於2008年出任日產董事長,2009年兼任雷諾公司董事長和CEO,2016年再兼任三菱汽車董事長。近年來其僅在日產公司領取的年薪就高達10億日元左右,而日本企業界的“大哥大”豐田公司的老總僅為其1/3而已。

  由於日產公司的行銷額以及創利水平均明顯高於雷諾公司,作為三家聯盟的當家人,戈恩在“切蛋糕”時免不了胳膊肘往裡拐,此舉長期引發日產公司內部的強烈不滿,甚至放話要將對雷諾公司的股權提高1倍,以抗衡對方。因此,對戈恩被拘押一事,日本媒體認為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政變”。

  作為法國頭號大企業的雷諾公司實際上是一家“國企”,法國政府是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擁有15%的股權和30%的投票權,日產雖然擁有雷諾15%的股權,但沒有投票權。對於戈恩的被捕,法國政府當然不會袖手旁觀。於是,利用參加布宜諾斯艾利斯出席G20峰會之際,馬克龍總統要求會晤安倍首相。安倍雖然應約會晤了馬克龍,但時間僅為短短的15分鐘,雙方只是站著聊了一會。馬克龍強調維持三家企業的合作是至關重要的,日方對戈恩應正確履行司法程式,表明了法國政府對戈恩的支持姿態,也表明法國不希望就此結束三家企業的合作關係。而法國國內還對日本拘押期限過長的司法制度不滿,尤其是此案明顯證據不足,取證困難。但安倍則表態此事“應由當事企業來解決,政府不應介入”,實際上是拒絕了馬克龍的要求。用法國《世界報》的話來說,雙方在此問題上展開了“外交戰”。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