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江小涓: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0-09-26 09:05:28


 
  問:構建新發展格局,難點和堵點又是什麼?突破點怎麼找?

  江小涓:要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從而不斷擴大國內經濟循環。特別要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技術水平,攻克“卡脖子”技術問題,暢通產業鏈和創新鏈。還要發揮競爭政策的基礎性作用,培育公平競爭環境,提高市場運行效率,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從提升消費規模的角度看,要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以往多年,城鎮化相對滯後於工業化,大批農村戶籍的勞動力支撐了工業化進程,卻不能完全進入相應的城市型消費之中,消費增長相對緩慢。因此要加快流動人口的市民化進程,促進與城鎮穩定生活條件相匹配的多種消費增長和水平提升。

  用國際循環調劑餘缺,獲得分工利益,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也為國內企業提供更多的機會

  問:國內國際雙循環如何相互促進?

  江小涓:首先,要用國際循環調劑餘缺。中國是土地、淡水和石油資源短缺的經濟體,與我們龐大的經濟體量不匹配,約束了我們高效率地配置資源。

  二是用國際循環獲得分工利益。全球產業鏈的形成,部分是因為“不會做”而匯集全球資源共同生產,部分是因為“會做但不是做得最好”而謀求全球分工的利益。兩種因素今後都會繼續存在並加大力度。特別是科技全球化繼續推進,高技術產品愈來愈複雜,全球都在合作分工,自己全部做,不會有持續的競爭力。要以最大努力參與到全球產業鏈創新鏈中去,同時以最大努力提高應對突發事件、保持產業鏈創新鏈穩定的能力。

  三是暢通國際循環,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也為國內企業提供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全球產業鏈中已經有重要位勢,許多產業有較高比重的產品市場在國外,必須國際循環暢通,整個產業有效運轉,才能保證就業和收入,這也是國內收入增長和消費增長的重要來源。

  問: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什麼樣的體制機制改革相配套?

  江小涓:構建新發展格局,一要實行更高水平的開放政策,從政策性開放轉向制度性開放。今後要致力於使制度性開放體制更加完善和相對定型。要繼續完善涉外經濟法律法規體系,堅持各類經濟主體地位平等、對各類財產權平等保護的原則,大力提高法律制定和執行水平。

  二要發揮競爭政策的基礎作用,保障資源有效配置。現在,各方面的條件和環境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可以充分發揮市場競爭的作用,向“中性”開放體制轉變。首先是在出口和進口之間保持“中性”,兩者同等重要。其次是在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之間保持“中性”,吸收外資帶來資金、技術、先進產品、管理經驗等,與對外投資帶來的投資收益、出口擴大、當地生產優勢等,兩者同等重要。最後是在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之間保持“中性”,兩類企業都能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公平競爭能使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勝出,促進整個產業提升效率和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