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大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20-09-27 09:15:41


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新時期根據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變化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
  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中央深入分析國內國際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也是一個長期的戰略部署。我們要辯證認識和把握國內外大勢,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好新型開放大國發展戰略,內外兼修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適應國內外環境變化的戰略抉擇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文章表示,當前,我們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辯證思維看待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新時期根據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變化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

  一方面,國際環境變化要求我們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造成了全球環境更大的不確定性,加速了傳統國內國際循環模式的改變。當前,經濟全球化到了下半場,大國之間衝突加劇,系統性風險顯著上升。比如,美歐生產網絡進一步收縮產業鏈和供應鏈,在推動再工業化戰略的同時,加快與他國科技脫鈎、產業脫鈎的步伐;中東和亞非拉進一步收縮生產體系,加劇產油國與非產油國之間、資源生產國與資源消費國之間、上游產業與中下游產業之間的競爭和相互滲透;東亞生產網絡也進一步收縮。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如何開創新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另一方面,國內條件變化要求我們牢牢把握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在應對危機中掌握工作主動權、打好發展主動仗。當前,中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萬美元,城鎮化率超過60%,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構築擴大內需的體制機制,創造有利於創新的發展環境,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與全球高端水平對接,提升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循環效率和便利化水平,是推動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

  此外,大國戰略競爭要求我們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我們要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全產業鏈大國優勢,發揮新生代高品質、個性化、多樣性需求增長的優勢,立足國內、放眼世界,鼓勵自主知識產權開發和全方位國際合作。

  總的來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在這個重大關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

  應把握好幾個重要問題

  文章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在這個重大關口,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就需要化解阻礙中國統一大市場形成的各種阻力,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就需要打通阻礙中國全產業鏈供應鏈優勢發揮的各種瓶頸,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就需要破除阻礙新發展理念落地的各種制約,使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把握新發展格局,有幾點需要注意: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決不是搞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有觀點認為,內向型經濟的特點是築起貿易保護壁壘,促進進口替代,造成進口萎縮;外向型經濟的特點是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實施出口導向戰略;開放型經濟的特點是貿易政策既不偏向出口,也不偏向進口,既不偏向外商投資企業,也不偏向國內生產者和投資者,而是由市場機制選擇優勝者。實踐證明,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符合經濟規律的,世界上凡是大國都是以內循環為主體的,大多更重視國內需求,依靠國內需求支撐其整體經濟發展並帶動進口需求。

  世界上凡是開放大國都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有能力高水平駕馭“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實力牢牢把握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定價權和影響力,有責任發揮全球公共產品供給、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和多邊規則體系形成作用的,才是開放大國。面向未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將持續上升,同世界經濟的聯繫會更加緊密,為其他國家提供的市場機會將更加廣闊,成為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我們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新時代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開放大國的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並帶動進口需求,給世界經濟增長添加動力。而且越是關鍵核心技術,越是關係國計民生、國家命脈的行業和領域,越要堅持獨立自主、安全可控、循環暢通。開放大國如果過度依賴外需外供,不僅國際市場和產業體系最終難以滿足供應,而且也會失去基本的安全保障。因此,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我們是一定要牢牢把握的。

  新時代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強調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就要求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程度,發展現代互聯網數字技術,推動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更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性、講究主觀體驗的新需求。其中,關鍵環節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鏈水平。要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人力資源豐富、具有世界上最完整產業體系等優勢,加大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鼓勵全方位國際合作,構建跨境創新網絡,形成國內創新循環與國際合作循環相互促進的新局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