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提升工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1-03-17 08:48:05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科技實力成為推動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變化的重要力量。誰能持續且有效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未來發展的領先優勢。正因如此,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在此背景下,有效提升中國工業技術創新能力,至關重要。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欽文章表示,“十四五”時期是中國從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的關鍵階段,加速提升工業技術創新能力是實現這一轉變的重要支撐。面向未來,需將提升工業技術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把握內外部發展形勢,更加聚焦核心重點任務,找到有效提升工業技術創新能力的現實路徑。

  工業技術創新面臨新形勢新挑戰

  文章分析,觀察外部環境,中國正處於新一輪科技創新加速推進的戰略機遇期。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一些新的技術領域處於革命性突破的前夜,世界各國都在著力探索未來顛覆性技術,掀起以搶占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為目標的技術創新浪潮。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是,許多國家都從推動單一技術創新轉向構建技術創新生態,並且積極推進跨學科、跨產業的創新資源整合。

  這些新形勢新動向要求我們超越單一技術創新的視角,更加重視產業技術創新生態的建設,搶抓在5G、新能源、量子技術等領域的新機遇,掌握發展的主動權。特別是要正視自身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科技創新、核心技術、高端製造和高等教育等領域的差距,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關係,在積極解決應急問題的同時,著眼長遠,加大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的投入,建立國內外創新資源長期合作的機制,創新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平台的治理和運營機制。

  分析內部條件,中國正處於提升工業技術創新能力的發展關鍵期。

  中國已進入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時期。高投入、高消耗、大規模擴張的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勞動力要素成本上升,工業附加值水平下降,核心技術領域受限,這些都是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

  “十四五”時期,需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通過大力提升工業技術創新能力,真正實現核心技術突破,拓展工業提質增效的發展空間,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新的增長點,推動產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就工業自身的情況看,未來一段時期也是中國工業從具備製造能力向提升研發能力躍遷的關鍵期,需要進一步強化工業技術創新的“主動性”“開放性”和“系統性”,激發出企業技術創新的活力,促進中國工業技術創新能力持續且快速地提升。

  聚焦重點任務明確主攻方向

  文章認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需聚焦提升工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點任務,明確發力的主要方向。

  第一,進一步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也是中國工業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迫切需要更多的高精尖技術提供有力支撐。其中,核心技術是保障製造業產業安全、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抓緊實現核心技術方面的突破十分重要。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工業技術創新主體都希望以單一核心技術、單個項目或單一企業牽頭的形式攻關,並常常將攻關的重點集中在設備或材料項目的逆向突破上,進而實現“由點到面”的帶動,提升全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水平。但需注意的是,僅從“點”上進行突破,可能突破的速度趕不上技術發展的速度,始終處於落後的位置。而且,即便在設備和材料環節突破了,但工藝環節跟不上,應用基礎研究跟不上,依然難以形成持續提升的技術創新能力,也難以改變被動的局面。

  這就要求我們在下一階段的核心技術攻關中,不只集中於“點”上的突破,更要思考“面”上的問題;不只集中在從產品到工藝再到基礎研究的逆向突破上,更要積極謀求正向突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