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唐詩中的耳飾
http://www.CRNTT.com   2022-01-01 09:42:05


唐昭陵長樂公主墓中的壁畫(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1月1日電/據光明網報道,耳飾,即耳部的裝飾。按形制大致可以分為玦、耳璫、耳環、耳墜(墜珥)等。其中耳玦出現較早,在四川巫山大溪等地曾出土新石器時期的耳玦。時至唐代,耳飾逐漸深入人們的生活中,款式豐富起來。它們不僅在壁畫中留下了模樣,同時也在詩歌中傳遞出情思。“璫”和“珥”在唐詩中出現較多,其中“璫”出現至少13次,“珥”出現40多次。它們在流光中將這種游走於頭面的美,透過詩句向後人娓娓道來。

唐詩中較為常見的耳飾為耳璫。“穿耳施珠曰璫。”(《釋名》)。據記載,耳璫本是少數民族女子的首飾,後被中原婦女所仿效佩戴。“舶載海奴鐶硾耳,象駝蠻女彩纏身”(杜荀鶴《贈友人罷舉赴交趾辟命》),到了唐代,這種人們眼中具有異域色彩的首飾,伴隨無數錦綉詩句,閃動著唐朝的繁華。耳璫經常出現在表達男女情思的詩句當中,如“玉手欲有贈,裴回雙明璫”(劉昚虛《江南曲》)。耳璫的形狀兩頭較寬中間較窄,穿耳而過,有平頭和圓頭之分,製作材料一般為玉石,明亮而有光澤,圓頭璫遠看猶如滿月,平頭璫猶如殘月,因此也有“明月璫”之稱。李賀有詩雲“青雲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璫”(《大堤曲》),正是形容這種耳璫的詩句。這裡的明月和前一句的青雲形成對仗,詩人將發髻與青雲作比,而耳璫則與明月參照,極大豐富了詩歌的審美意象。

耳璫,以溫潤如玉的光澤深得婦女喜愛,在唐詩中常作為男女雙方的定情信物。“羅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張籍《白頭吟》),這裡觸動詩人內心的正是“物是人非”的感嘆,象徵愛情的耳璫仍在,而心上人卻已離去。詩人將咏物詩中寄情於物的藝術手法,凝結在首飾之上,賦予其強烈的生命張力,使讀者感受到“昔人已去”的憂傷。

唐詩中另一種常見的耳飾為墜珥,也就是耳墜。“耳墜,夷狄男子之飾也,晉始用之中國”(《古今事物考》),耳墜也是邊疆少數民族的首飾,後來才傳入中原,它的形制比較簡單,上半部分穿耳而過,類似於耳環,下半部分為裝飾品掛在耳環上,或為鈎或為墜。後為婦女所佩戴,袁不約在《長安夜游》中有詩雲“長樂曉鐘歸騎後,遺簪墮珥滿街中”,其中的墮珥便是耳墜。唐代實行宵禁制度,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天開放宵禁,其中上元節便可以夜游長安,因此夜晚的長安在此時格外熱鬧,游人如織,婦女的耳飾和男子的發簪被擠落滿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