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數字時代 如何提升大眾信息素養
http://www.CRNTT.com   2022-02-21 11:21:43


 

  傳播主體更多元。從普通大眾到專家學者,再到專業機構加入創作者隊伍,知識生產日益精益化。安森垚是一名科普知識短視頻的創作者,他的科普內容涉及地理、歷史、語言學、人類學等學科,有趣的設計、通俗的講述讓他在網絡上擁有數百萬粉絲,短視頻還被搬進了中學課堂。在他看來,碎片化閱讀的一個好處是激發受眾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習系統化知識的前提往往是一些碎片化的、好玩的東西。

  傳播形式更新穎、互動性更高。前文提到的創作者“海王弗蘭克”從小喜歡養魚蝦蟹,在一家公司做電氣工程師。他利用業餘時間在家裡養殖淡海水生物,並將養育趣事分享到抖音平台。如今他每天細心觀察動物活動,遇到問題時自學海洋生物知識、查閱專業書籍,回答網友提出的問題和鑒定海洋生物的請求。他說:“我的很多知識來源於實踐以及與網友的討論,在養殖過程中才了解很多動物有趣的行為是怎麼回事。”

  當然,任何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伴隨著知識創作的門檻降低,一些問題也在凸顯。一些創作者在短視頻中植入廣告、直播帶貨,讓視頻內容給人的信任度大為降低;一些創作者過於依靠個人生活經驗,知識可靠性不強,一些專業機構製作的內容則過於深奧,形式單一;有的創作者為了保持“熱度”,發布的內容標準化、程式化,讓受眾容易產生審美疲勞……特別是伴隨新一代數字化工具成長起來的青少年,他們擁有很大的信息技術優勢,同時也表現出自我約束力弱、沉迷網絡、不負責任地發布網絡信息等問題。

  一些受眾擔心,長期沉迷網絡、通過碎片化閱讀獲取信息和知識,可能會導致受困於“信息繭房”,缺乏深度思考能力,難以進入更高層次的知識體系。

  “在全民成為傳播者的情況下,各種平台傳播的知識、信息魚龍混雜,需要受眾去辨別。傳媒媒介越發達,越需要受眾提升了解、判別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這就是信息素養。”陳昌鳳表示,數字時代的知識普及是提升信息素養的基礎,但知識提升和素養形成並不一定成正比,只有把知識內化為認識社會、進行社會化實踐的能力,一個人的信息素養才能真正提升。

  做一個在信息社會終身學習的人

  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傳播媒介,任何充滿影響力的技術創新都會逐漸創造出一種新的信息和知識傳播環境。當數字技術深入影響公眾精神生活,受眾能否在信息和科技的環境中有效地學習?能否有效地利用信息,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學習技能?這些都是衡量信息素養水平的重要指標。

  “簡單來說,有信息素養的人是一個懂得在信息社會實踐終身學習的人。”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吳砥表示,如今信息素養成為數字時代受眾的必備思維和能力,受眾需要知道在數字時代如何進行學習,知道知識的具體組織方式、信息的尋找方式和利用方式,知道為終身學習做好準備,並總能尋找到為做出決策所需的信息。

  有觀點認為,數字時代傳播媒介的發展導致受眾缺乏深層思考能力和終身學習意願。陳昌鳳並不認為兩者之間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受眾需要先通過傳播媒介獲取足夠的知識並逐步體系化,才能有更多思考的可能性。”她建議,傳播平台應擔負相應責任,把一些碎片化的知識用體系性設計來承載,提升更多人的學習興趣,打開深度思考和深層次學習之門。對受眾來說,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對感興趣的領域要有鑽研精神,逐步培養基於嚴密推理和科學探索的思考能力。

  “培養受眾特別是青少年的信息素養十分緊迫。”安森垚認為,除了知識傳播,專業機構、平台、創作者應承擔相應社會責任,讓更多青少年正確認識信息的價值,學會利用信息、積累知識,並了解歸納、證偽、研究的方法論和價值觀,培養求真的科學精神。

  “十點讀書”是一個推薦書目、帶領受眾閱讀書籍的平台。從微信公眾號的圖文到音頻的有聲書,再到微信視頻號直播薦書,閱讀邊界不斷拓寬。“十點讀書”平台主編雅君表示,平台可以對受眾進行分層傳播,滿足讀者差異化的閱讀需求。作為受眾要做好自身定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否則容易迷失在海量信息中,停留在淺層次的閱讀裡。

  秦越認為,在萬眾創作時代,受眾不要永遠只做觀眾,還應努力參與其中,逐漸成為創作者、內容輸出方。這需要受眾平時多思考、注重積累,多閱讀一些專業書籍,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庫,才可能在數字社會逐漸實現游刃有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