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向何處發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4-13 09:05:15


 
  以加強宏觀政策協調為抓手完善宏觀經濟治理

  文章認為,宏觀調控目標多元化和工具多樣化,凸顯了加強各種政策工具之間的協調配合機制建設的重要性。如果缺乏有效的協調配合機制,面對經濟波動,就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各種政策頻頻出台,各個部門一起來,各類工具一起上,也可能會導致調控效果不佳,影響經濟平穩運行。因此,加強宏觀政策工具之間的協調配合,應當成為當前完善宏觀經濟治理的關鍵環節。

  完善宏觀政策協調機制,既要搞清楚什麼樣的政策工具能夠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實現哪一類的政策目標,也要明確各類政策工具的分工,還要完善各類政策之間的溝通、協調與配合機制。如此,才能發揮政策合力,提高政策效能,實現政策目標。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已經基本成型,我們對各種政策工具的特性和功能已有初步認識,在施策過程中也已有了相對明確的分工。但還要看到,政策之間的溝通、協調與配合仍存在短板和不足。補齊這些短板,形成協同效應,是當前中國宏觀政策協調機制建設的重中之重。為此,需在以下幾方面發力。

  第一,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要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制度化建設,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健全決策咨詢機制,完善信息發布制度,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從而使宏觀調控的決策、施策與評估過程能夠超越部門局限,協調各方利益,統籌各項目標,形成調控合力。

  第二,以中長期發展規劃引領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發展規劃是戰略導向,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主要手段,發展規劃起到的是引領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中長期取向、拓寬政策視野、穩定政策預期的作用。應強化發展規劃的宏觀思維,優化項目審批職能,充分發揮其對公共預算安排、金融資本運用、信貸資源配置的綜合協調作用。

  第三,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是通過調控全社會的貨幣資金流動來影響國民經濟運行態勢的。兩者之間存在諸多重要差別:財政政策直接影響實體經濟運行,既影響總量又影響結構;貨幣政策通過影響經濟主體的資金可得性和資金成本來間接影響實體經濟運行,主要影響總量。上述功能差異表明,財政和貨幣兩大政策手段需要更加緊密地合作,更好發揮各自特點和優勢,形成“1+1>2”的政策合力,以應對現實中的各種挑戰。

  第四,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其他政策工具的協調配合。就業、產業、投資、消費、環保、區域等政策的實施,離不開國家發展規劃的宏觀引導,也離不開財政資金和金融資源的支持。無論是產業發展、生態環保,還是區域協調、擴大消費,都要通過具體項目來推進,而項目往往是與預算安排、信貸支持直接掛鈎的。反過來,其他政策工具也會影響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比如,產業政策直接牽涉到財政政策的預算安排與稅收優惠,環保政策的變化也往往會影響信貸投向和貨幣政策立場。因此,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其他政策工具之間的協調配合同樣會影響宏觀經濟治理的效果。

  同時,還要不斷提高法治化規範化水平,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加強政策工具之間的協調配合,增強各類調控政策出台前和執行中的協同性、系統性和有效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