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賡續歷史文脈 穩慎更改地名
http://www.CRNTT.com   2022-07-02 00:03:17


 
  1956年,由於《漢字簡化方案》出台,又有大批地名隨之更改。因為漢字簡化本身是作為“漢字拼音化”的一種過渡手段,因此當時在更改地名時,並未深入考慮歷史、文化傳承方面的問題。較為典型者,如“璦琿”被更名為“愛輝”,只簡掉了兩筆,但卻割斷了該地名與1858年《璦琿條約》等重要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至2015年,“愛輝”在已被好幾代人用慣了的情況下,又改回了“璦琿”。其他很多更改,也顯得毫無章法。如“大庾縣”更名為“大餘縣”(理由是“庾”字太生僻,但與此同時“大庾嶺”卻並未更改)。同樣,“沔縣”也被更名為“勉縣”,理由也是“沔”字過於生僻,但該縣之來歷“沔水”卻又保持原狀。

  1966年,十年動亂開始席捲全國,於是一場規模廣泛的、許多城市街道的路名更改風潮呼嘯而來。在北京,張自忠路被改成“工農兵東大街、”趙登禹路被改為“中華路,”佟麟閣路被改成“四新路,”一代抗日民族英雄頓時在首都銷聲匿跡,這實在是愧對先烈,有辱英靈。當時北京市委的口號是“路名大革命,全城一片紅。”但紅色地名不夠用,就只好採用一種簡單省事的辦法,從東單二條到前炒麵胡同,按順序被更名為“瑞金路頭條”至“瑞金路三十條”。

  北京並非特殊的個案,其時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地名一片紅”的狂熱,造就了大量的重名同音地名。地圖、公章、招牌、路標、公文、出版物等不可能緊跟運動的步伐迅速更改地名,造成了辦事找不到人、信件無法投遞等諸多混亂。直到1974年,北京市才將絕大部分胡同改回了原名,祗有14條沒有恢復。

  1979—1986年期間,中國開展了“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通過這一普查,對文革期間的大量地名亂象予以撥亂反正。普查結束後,上自國務院而下至各縣市,均成立了“地名委員會,”以防範地名亂象再生。

  但從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一輪新的更改地名運動在全國範圍內又捲土重來並一直延續至今,這次更改地名的動機是為了“推動發展經濟。”然而,大多數地名的更改,卻並未能產生明顯的拉動經濟效應,反而引發了極大的爭議。例如,1987年徽州地區更名為黃山市,其下轄的太平縣則更名為黃山區,而黃山區下面還有一個“黃山景區”,這顯然給遊客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令人不知所以,也由此中斷了“徽州文化”。其實,黃山這座中國第一名山根本無需借地名揚名,“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一殊榮早已使黃山名聞遐邇。而徽州文化在中國影響深遠,安徽就是從安慶和徽州各取一字而得名。因此,在徽州更名後要求恢復原名的呼聲一直沒有中斷,這也被視為最失敗的更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