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中國防沙治沙成就舉世矚目
http://www.CRNTT.com   2023-06-19 00:05:36


 
  此外,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等國家重點專案先後實施,荒漠生態系統呈現“功能增強、穩中向好”態勢。

  保護生態與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環,沙區不斷探索“以沙致富”新模式。

  因地制宜發展飼料、經濟林果等林沙產業,建立了一批特色林沙產業基地,據統計,沙區年產乾鮮果品4800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4,年總產值達1200億元,重點地區林果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50%以上。

  堅持以水定綠、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科學選擇植被恢復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類型和密度,因地制宜、科學推廣應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全面提升荒漠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才能讓荒漠這種特殊資源保值增效。

  中共十八大以來,荒漠化防治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相關制度、規劃相繼出台。中國防沙治沙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備的法律體系、政策體系、規劃與工程建設體系等,在防治思路、政策機制、技術模式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作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締約國,中國還積極履行公約義務,推動《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進程,促進了國際交流與合作,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當前,中國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的良好態勢,但沙漠占國土面積比重仍然很大、沙化土地分佈廣、程度重、治理難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變。這兩年,受氣候變化異常影響,中國北方沙塵天氣次數有所增加。現實表明,中國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勢依然嚴峻。

  2022年12月,國家林草局會同多部委印發《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21—2030年)》,為全國荒漠化防治工作列出時間表,劃定路線圖。規劃貫徹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立足國家生態安全格局,明確分類保護沙化土地,要求推進重點區域沙化土地綜合治理,確定適度發展綠色生態沙產業,為高質量推進防沙治沙工作、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提供了遵循。

  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設期,是鞏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關鍵期,是推動“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的攻堅期。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加快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