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許倬雲:我要從世界看中國,再從中國看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23-07-07 19:10:12


 

  他在芝加哥大學的博士論文《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 B.C.》,1965年在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出版,被哈佛大學漢學巨擘費正清評價為“小經典”。2006年,這本書在大陸翻譯出版,名為《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去年,根據芝加哥大學論文原本翻譯的新版也已完成,預計今年內出版。新譯本的名字更為明晰:《古代中國的轉型期:春秋戰國間的社會與政治制度變動》。

  1991年,大陸引進出版他的第一本書《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這本史學通識讀物,由其上課講稿和對話錄組成,強調以世界的眼光看待中國歷史——這也是他一以貫之的學術立場。

  1994年,大陸出版他的第二本書《從歷史看領導》。同年,他在大陸還出版了學術專著《西周史》。這本書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整合考古、文獻、金文三方面的資料,從文化、觀念、制度、生活等角度,論述了大一統的“華夏中國”是如何形成的。自1984年聯經初版至今,這本書已經印行了十個版本,成為該領域必讀的學術經典。

  1998年,《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終於在大陸被翻譯出版。同年,他還在大陸出版了《歷史的分光鏡》,這是由其學生陳寧、邵東方將其學術著作中的主要觀點提要整理而成。

  直到2006年,《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同步在海峽兩岸出版,不僅獲得國家圖書館文津獎,在海峽兩岸銷量也超過百萬册。2019年7月,清華大學向新生發送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一並送上《萬古江河》,校長寄語新生“從歷史文化中汲取力量”。許倬雲一生主張“為常民寫史”,終於,他的著作由此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此後至今18年間,他在大陸出版新作近二十種,自選集、演講集、舊書新版絡繹不絕,成為這個時代最具公眾影響力的歷史學家之一。近年來,他的線上課程、演講、談話頻頻“破圈”,受到年輕群體的喜愛。2020年疫情初起,《十三邀》對他的採訪播出,成為轟動一時的文化現象,一句“往裡走,安頓自己”令無數人聞之落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