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光明網:公共文化服務不該用商業眼光考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1 10:29:17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電/據媒體報道,日前,在廣州市天河路附近上班的市民突然發現,路邊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不見了。記者走訪發現,廣州市天河路和天河東路原有的3台自助圖書館確實已不見蹤影。有知情者透露,由天河區某政府部門出資購買服務的13台自助圖書館,因3年合同期滿未再續約將全部撤掉。據了解,此次撤掉自助圖書館的原因並非只是合同期滿,其背後還有更複雜的因素,比如讀者冷熱不均,有不少自助圖書館甚至門可羅雀、積滿灰塵,沒有達到預期的社會效益。

  “不打烊”的自助圖書館悄然撤場,有人遺憾,有人淡然。客觀上講,一台自助圖書館一年租金8萬元,13台的“年租”百餘萬,再加上物流、維護、運營等成本,這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但是,文化精神層面的事情卻又不能全部用經濟投入來衡量,自助圖書館到底該不該建,並不取決於它年租的高低,而是在於市民是否到底需要這樣的公共文化服務。

  從記者調查的情況來看,一些自助圖書館變成了“停車棚”。首先反思的應該是,自助圖書館的選點是否合適。自助圖書館的使用效果,和它的布點位置密切相關,如果考量不周,再好的公共文化服務設置恐怕都會成為擺設。

  廣州天河區的自助圖書館撤場了,杭州的一家書店卻在醫院裡開起了分店。有媒體報道稱,杭州曉風書屋在浙江省人民醫院住院大樓一層開了一家分店,去年7月開始試營業,今年3月準備正式開張。準確地說,這是一家“藏”在醫院內部的書店,專門為住院病人、陪護家屬及醫生、護士等醫務工作者服務。不過,和想象中不同的是,這裡不僅有專業醫療書籍,擺在書架上的,文藝社科歷史等品類齊全。把書店開進醫院,這算是一種創新。對於醫院來說,醫院不再只有冷冰冰的手術室和醫療儀器,還有了書香的味道;對於書店而言,無形中拓寬了經營渠道;對於讀者(患者)來說,他們一定會感慨,閱讀和生命一樣,都是世間最溫柔美好的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