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四口居住在逼仄的劏房裡(來源:文匯報) |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評論員 林艷)香港特首候選人李家超日前表示,房屋問題是香港解決很多問題的重要鑰匙,如若當選將會把改善房屋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我們以為,要解決長期積累下來的香港住房“頑疾”,必須要採取新思維和新策略,做好頂層設計。從長遠來看,不僅要為解決土地供應問題“拆牆鬆綁”,更要從根源上調整香港住房制度和政策。
長期以來,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對香港住房問題的關注點集中在“總量”上,解決問題的思路則主要是努力增加土地供給、“覓地建房”。但應當指出,早年港英政府肆意打破市場和社會之間的嚴格界限,全面引入自由市場規則、推行高地價政策和放任市場炒作,這些是香港住房問題產生的原點,并為日後開發商“囤地”等影響土地供應的行為埋下了誘因;更應該看到,立足香港資本主義經濟的運行規律,住房問題不能簡單化為“上樓難”,其實質是“結構性兩難”:一邊是樓價高企令大部分市民無力購買物業;另一邊則是高樓價已經成為本港內部消費、企業投資、財政收入和勞動就業的最大支撐,是逾100萬家庭主要“身家”、即財產之所係,樓價大跌可能引發社會財富消失的嚴重後果。
鑒此,如果政策目標僅僅是提高住房總量而非同步完善住房體系結構,就很難做到標本兼治,就很難兼顧民生需求和市場穩定,就很難實現動機和效果的統一。我們認為,新一屆特區政府不僅要有解決土地供應不足的大氣魄和執行力,還要有調整房屋政策的大氣魄和執行力,真正構建一個健康穩定、良性循環的置業階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