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金平總質詢 問蔡如何化解僵局(全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9 01:06:37


王金平質詢全文。(中評社 張嘉文攝)
 
  壹:要有明確可行的國家政經大戰略
  
  “國家安全會議”肩負規劃國家戰略的重責大任,“國家安全”局是旗下的重要幕僚及執行單位,但是“國家安全”局局長一職,自520以來,卻一直在“留任續任”或“離任新任”的傳聞之間擺盪,造成局內人心惶惶,也白白浪費數個月的寶貴時間,無法協助新政府儘快訂定國家的政經重大戰略。對國家未來的重要規劃,只能暫時依賴體制外的專家學者、幕僚或選戰策士的建議方案。

  無論兩岸關係、台美與台日關係、拓展國際空間、參與國際組織,還是新南向政策、產業轉型、能源、國防…等政策,有哪一項是經由國家體制,嚴謹的透過建構政策問題、建立政策議程、規劃政策等程序,從而執行政策並對執行狀況進行評估?還是只流於口號治國?空有想法,卻沒有仔細的研究與規劃?
  
  台灣國際與政經處境都很艱難,我們需要明確可行的戰略以及永續生存發展的出路。政府的執政若是缺乏明確、嚴謹的國家政經大戰略,換再多的“內閣”,也換不出有效有感的政績。這絕非金平的危言聳聽。
  
  兩岸目前因為對“九二共識”的不同認知,造成兩岸冷對抗的事實。持續下去,台灣必定因而遭遇更加艱困的國際情勢。很遺憾的,此時此刻外交單位不是思考如何加強外交戰力,卻是以減少支出為由,準備裁撤許多駐外館處,這無異是自拆城牆,是缺乏國家外交戰略下,令國人不可思議的決策。

   當今政府被人民普遍認為“遠大陸、親美日”的政策取向,是否有經過“國安”體系審慎評估利弊得失,並且研議靈活的因應對策?而於有意加強對外投資的企業,或有意擴大經營規模的台商,又要如何因應由於“遠大陸、親美日”的政策氛圍所造成的損失與增加的風險?企業界因為政策的不完備所造成的損失,自然也會是國家整體力量的挫傷。
  
  我們必須思考,在“遠大陸、親美日”的政策氛圍之下,台灣不再如同過去八年,能夠與北京相互磋商;而美國與日本,又能如何協助“我國”擴展更寬廣的國際經貿空間,參與更多國際事務?這絕對不是台灣主觀寄期待於美日兩國就能解決。新政府的兩岸與國際戰略及策略到底在哪裡?難道我們要再一次迷航於國際上空?!
  
  無論是馬政府“親美、友日、和陸”的政策,或蔡政府當今被一般民眾認為的“遠大陸、親美日”政策,都應該要讓人民明白台灣相對準備付出的代價。並且妥善因應相互之間的利益交換,這也就是戰略規劃的價值所在。
  
  面對近來大陸持續加強與東協、中亞、南亞國家雙邊與多邊關係,我們的新南向政策能及時、有效的因應嗎?
  
  美國總統即將改選,我們能夠預估與反應兩位主要候選人當選之後,可能帶來的美中台關係、區域情勢與國際經貿體系的轉變嗎?
  
  無論兩岸、國際、國防、產業、經濟、能源等國家政經大戰略的規劃,政府令人民感到,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是以拖待變,甚至等而下之以義和團式的民粹思維回應,如此下去,政績當然疲弱,人心更加不安。
  
  政府疏遠大陸的政策氛圍,要如何才能讓兩岸走出冷對抗的現狀?即使無法維持過去8年雙方的交流熱度,至少不能讓兩岸未來充滿不可知的恐懼。金平相信兩岸領導人,都有想打開當前困局的意願。然而民進黨與共產黨之間,除了嚴重缺乏互信外,在兩岸問題上也有各自堅持的核心利益,而畫下互相不可牴觸的紅線。金平認為,台灣兩岸戰略的規劃,就是嘗試在兩黨兩條紅線的有限空間中,尋找最有利的出路。

   共產黨兩岸關係的原則,在於不能有任何台灣與大陸是兩個國家,或以任何形式實現“台獨”的疑慮。而民進黨的兩岸關係底線,則是台灣與大陸不應該被限制在一個中國框架、與兩岸終極統一的前提之下。
  
  如何化解兩黨差異,是一個複雜難解的龐大政治工程,但民進黨既然執政,就不能推託解決困局的責任。解決之道,更絕對不能只依賴體制外的專家、學者策士。而必須考量在國家體制之下,台灣得以掌控的真正實力。政府要面對現實,務實運用各種資源,規劃出完善的解套方案。如此小至民進黨,大至全國各界,才會有可依可行的兩岸政策。人民未來對政黨的選擇也才會有意義。
  
  不同政黨執政儘管可以畫下自己的主觀紅線,但關鍵在於擁有多少客觀實力來挺住紅線。模糊的戰略解決不了當前的困局。蔡英文520就職演說以“尊重九二會談歷史事實”以別於馬英九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由於沒有完備的戰略規劃,面對“九二事實”究竟是什麼具體內容的質疑,卻拿不出經得起歷史事實檢驗的因應劇本,又將如何化解兩岸僵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