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薄瑞光詳談美國對台軍售與台海政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0-04-28 15:16:40


薄瑞光在兩岸煽風點火
  中評社╱題:薄瑞光詳談美國對台軍售與台海政策,宋楷文(美國)譯,中評社記者

  編者按: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當地時間2月11日晚在美國加州Pomona College作小範圍演講,表達了美國政府的最新台海政策。薄瑞光的演講,反映了美國對兩岸關係發展的真實考慮與維護美國利益的思路,值得所有關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人士的注意。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本刊特做了標題編輯處理。以下是薄瑞光演講的全文:

  在開始前我想說明一下,我的話無疑反映了美國政府的對台政策,但我對國務院的同事直言不諱地說,我們至今仍在等待這一政策。因此,今天各位應將我所談視為個人觀點,以便讓我更加坦率地講更多。

  海峽兩岸的積極變化與美國對台軍售

  60年來,台灣和朝鮮一直是亞洲地區讓我們擔憂會爆發戰爭的兩個地方;而台灣在某種程度上更加嚴峻,因為如果台海局勢變得很糟糕,美中可能將會一戰。順帶說一點,我住在火奴魯魯,雖然很多時候我並不呆在那裡。離我的居住地十英里是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它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為這場可能爆發的戰爭做準備,對此我們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在過去的20個月中,我們看到在這條不足100英里的海峽兩岸呈現出積極的變化。自從2008年5月20日台灣新領導人當選以來,台海緊張局勢大大緩和。兩岸簽署了12項協議,60年來首次實現了直接的通航和通郵。我認為這堪稱近兩年來世界上最大的好消息了,不久前湯姆.弗萊德曼也說過同樣的話,說明這種判斷是對的,的確是件極具重大意義的事件。雖然媒體對積極的事情往往不大感興趣,但我們還是應予充分關注。如果這一態勢能夠繼續發展下去,我相信將為台海兩岸建立長期和平與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

  但近幾周來媒體頻頻報道關於美國政府1月29日通知國會,將出售給台灣價值64億美元防禦性武器的消息。當然中國政府一如既往地對此提出強烈抗議。無論我們出售任何武器給台灣,他們都會抗議。就像我曾在公開場合說過,既然我們賣氣槍他們也要抱怨,那不如賣些真家夥。北京取消了軍艦訪問,取消了兩軍會晤,還威脅制裁賣給台灣武器的公司,儘管考慮到近來美國企業對在華做生意的感受,這實在不是個明智的決定。

  中國的這些反應都並非出人意料,但如果結合其他近期雙邊關係中發生的事情,就顯得火上澆油。看看這份清單:確定受到中國嚴重網絡攻擊的谷歌事件;人民幣被嚴重低估,讓中國享受不公平的貿易優勢(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議題,應該列於清單的首位);還有中國船隻對美國軍艦的騷擾(如果你們對此不瞭解,稍後我可以多做些說明);美中對如何處理伊核問題意見不一;而且坦率地說,在華盛頓,大多數人認為奧巴馬總統去年11月對中國的訪問並未達成多少積極成果。在這許多事情發生的同時,台灣“總統”馬英九(他被認為是許多年來對大陸最為友好的台灣“總統”)表示對新的軍售感到很高興,因為這將使台灣與大陸進行新一輪談判時更加自信。事實上,台灣的整體態度,以及本屆馬政府的態度正如馬去年12月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所說:“台海緊張局勢的緩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繼續對台售武。如果台灣沒有充分的自我防禦能力,就沒有信心與大陸一起坐下談判”。

  台灣問題的歷史背景

  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方面兩岸關係在轉暖並取得重大進展,但另一方面台灣聲稱迫切需要向美購武;北京則在與台灣進行十年來的首次談判的同時,在所有沿海軍事基地繼續部署針對台灣的導彈。這些意味著甚麼?首先我簡要介紹一下歷史背景。31年前,美國與北京實現關係正常化,同時與台灣(正式名稱“中華民國”)斷絕了外交關係。但我們與台保持著密切往來,或稱“非官方往來”,實際上與以前並沒有甚麼差別。1979年,國會通過的《與台灣關係法》規定了美國協防台灣的義務,因為國會擔心當時的總統吉米.卡特不會做出這種承諾。卡特接受了這一法案。事實上,美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售予台灣防禦性武器的國家。《與台灣關係法》還包含一條比較含糊,但非常關鍵的條款,即一旦北京使用武力威脅台灣,甚至打算武力攻佔,則美國有義務保護台灣。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尚沒有機會實踐這一條款。迄今為止7屆美國政府實行的“雙重遏制”政策保持了台海的和平。“雙重遏制”指以軍事上遏制北京使用武力,政治上遏制台灣單方面改變現狀挑釁北京。這一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它維持了亞洲的和平與穩定,但台灣問題仍然一直是美中關係最困難和敏感的問題。

  1979年以來,台海兩岸看待世界的眼光發生了巨大變化。北京崛起成為世界各國必須認真對待的強國,而小小的台灣島也今非昔比。我第一次到訪台灣是在70年代,1976至1977年常駐那,當時的台灣處在獨裁統治之下,非常貧窮。後來台灣的民主發展欣欣向榮,人們可以完全自由地談論和出版任何觀點,政黨間競爭激烈,並且經濟迅速發展,民眾的生活水準高於大陸數倍。台灣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電腦技術出口地之一,直接影響著全球電腦產業鏈,是世界高科技產業的重要一環。於是出現了一種怪現象:一方面台海政治局勢持續緊張,另一方面兩岸經濟日益高度融合。在2300萬台灣人中,有100萬住在海峽對岸,開工廠辦企業。他們有的把家遷往大陸,有的事實上在兩岸都有家庭,呈現一種有趣的社會學和經濟學現象。很多台商聚居在從廣東東莞至上海的沿海城市,主要從事電腦零部件生產。台商在大陸的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沒人知道確切的數字,也許是2000億美元。每年,台商將海外總投資額的70%以上投往大陸。台灣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政治上的民主。

  台灣是個有意思的地方,坦率地說它在歷史上就與大陸關係不大,包括曾有50年是日本的殖民地。經濟和政治的發展使台灣人有種強烈的自豪感,且這種自豪感近年來在不斷加強,只有居住在台灣你才會感受得到。作為中國問題專家的一員,我認為美國絕大部分沒有長住過台灣的中國問題專家,無法真正理解台灣人的這種獨立的身份認知,也就是他們所謂的“台灣意識”。而這種自豪感和充分的言論自由加深了台灣人的身份認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