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王春新答中評:創新決定香港的再次騰飛
http://www.CRNTT.com   2018-11-24 00:15:49


 
  中評社: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從經濟發展角度來講,您如何評價40年來香港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及扮演的角色?

  王春新: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帶動了內地經濟的起飛,其中有三大功能非常重要:第一,是產業轉移。改革開放之初,香港將大量工廠搬到內地,特別是珠三角一帶,鼎峰時期曾在珠三角開設6萬間工廠,極大地帶動了廣東的經濟發展,形成了“前店後廠”模式。此外,香港產業轉移後,還帶動了內地的出口,對國家的經濟起飛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二,是投融資。內地在改革開放初期最需要的是資金,香港的資金早期通過產業轉移加投資進入內地。投資的行業遍及製造業、服務業、地產、基建等等,到今年年中,香港對內地總投資超過一萬億美元。除投資外,融資也很重要。其一,香港的銀行業對內地大量貸款。改革開放之初,廣東的發展,特別是深圳特區的崛起,靠的就是蛇口工業區,而建造蛇口工業區所需的大量資金都是來自香港銀行業提供的貸款。到目前為止,香港的全部貸款大概有10萬億左右港幣,其中近一半與內地有關。其二,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融資。到今年年中,內地企業有1085家在香港上市,占香港上市公司總數量的49%,總市值占67%,成交量占80%。到目前為止,內地企業在香港通過股市的融資總額超過6萬億港幣。由此可見,香港對內地的投融資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是市場機制。內地在改革開放早期要搞以市場經濟導向的改革,借鑒學習了香港的市場經濟機制與管理辦法,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和進步起到很大作用。例如,早期廣東地區企業開始實行的績效工資。目前來看,珠三角地區的開放程度在全國最高,市場經濟機制也最完善,這其中香港所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還有就是香港的中資企業已經有4000家左右,其中中資銀行總資產占到香港銀行業的1/3以上,規模很大。這些中資企業在香港上市後,學會了國際化的營運方式和治理架構,可以看到,它們的市盈率都很高。

  總的來看,香港與內地40年來的合作,是全球化背景下區域合作的一個非常成功的典範。根據全世界的很多研究發現,不同經濟體之間的合作效果是不同的。效果最好的是發達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合作,比如歐盟之間、美國與加拿大。馬克思曾說,資本主義發展的100年,創造的財富等於過去幾千年歷史的總和。而其關鍵就在於分工的形成,西方發達經濟體之間的合作,是在較高生產水準下的分工,這些發達國家能夠不斷生產優勢產品,然後進行交換,效益很高。

  第二種合作模式是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的合作,合作的效果可以很好,也可以不好,要看具體情況。比如美國與東盟、與南美洲的合作效果就不好,雖然美國有不少投資,但這些發展中經濟體一直沒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合作則不同,效果非常好,因為香港與內地同處一個國家。香港回歸之前,雙方是一種通過市場的自然合作,回歸之後,轉為政府推動的合作,再經過CEPA進一步推動,形成了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合作的典範,這種成功甚至會不亞於歐盟之間的合作。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合作這麼多年,很多國家還是很窮,為什麼?因為西方的對外合作不論是通過WTO,還是通過區域合作架構,都是在講規則。但是對於一個發展中經濟體來講,講規則永遠不夠,而是需要以你“所長”,補他“所短”。例如美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合作,巴基斯坦沒有港口、沒有電,美國只會講規則,自然無法實質性地帶動巴基斯坦的發展,而中國的“一帶一路”就會補齊巴基斯坦“所短”。香港與內地之間的合作,正是補了內地“所短”,比如內地資金不足、缺少出口管道以及市場管理手段,這是香港在改革開放中作出的一個非常大的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