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社評:兩岸路線纏鬥 蘇貞昌重大挫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0 00:04:45


 
  民進黨最近推出的《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總結來說是“主權從嚴,交流從寬”。重點在第二章“確保台灣自由民主的兩岸政治定位與交流”的〔主張與對策〕 ,共有五點。

  一、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定位,必須尊重台灣全體住民的意志與民主決定,任何個人、政黨或其他國家的片面主張都無權否定。 

  二、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兩岸交流是必然的趨勢,本黨應該積極自信參與兩岸交流,包括智庫與地方執政縣市的城市交流。 

  三、兩岸的交流,不得傷害台灣的主權與安全,必須能確保台灣自由、民主、開放的生活方式,應該積極凝聚台灣內部的共識做為兩岸對話的基礎。 

  四、兩岸協商應謹守民主程序與資訊透明原則,應制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除納入風險評估及利益迴避機制外,更應有公民聽證程序,以確保任何兩岸協議均能符合台灣的最大利益。 

  五、兩岸交流必須有更進步的思維,尤其是促成雙方在自由民主、人權保障、生態維護、公民社會的提升等,應該有積極的作為。 

  從上述五點來看,民進黨以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出發的主權論述完全沒有改變,仍是“一邊一國”思維,“主權從嚴,交流從寬”完全是民進黨一廂情願的想法,不可能行得通。

  倒是蘇貞昌主導的黨版“憲政共識”被推翻,有很多值得細細推敲的地方,分從兩岸路線和派系運作來綜合觀察,比較能看出完整輪廓。第一,從兩岸路線來看,是“兩岸開放派”佔上風,這代表黨內部分人士認知到,既然大陸已表明不接受以“憲政共識”做為民共對話基礎,民進黨還硬要納入,不但沒有意義,反而把民共關係弄得更僵。撤掉“憲政共識”與不提“凍結台獨黨綱”正好取得折衷。從這個角度來看,民進黨有稍稍踏出務實的第一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