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美總統候選人批評中國 需理性看待
http://www.CRNTT.com   2016-03-15 00:04:28


 
  可怕的共產主義國家、搶美國人飯碗的國家、攻擊美國網絡、盜竊美國發明的國家……這些字眼,直白而又扎眼,若是光看這些形容詞,定會認為中美關係已經糟糕透頂,無法挽回。但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我們會發現,候選人們初選辯論上的言辭往往不能他們當中某一人真正當選總統后會實行的政策,而上台之前對中國“放狠話”可以被看作是是美國總統大選中的慣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楊希雨曾表示,“中國在每次大選都會成為炒作的議題,特別是中國崛起以後,中國挑戰美國秩序的聲音很多……大選時期美國的政局就是這樣,當了家以後才知道柴米油鹽貴,知道和中國不得不打交道。”楊希雨認為,不必太看重美國大選中候選人的言辭。其實,現在被候選人攻擊對中國太軟的奧巴馬,當年在候選時談起中國議題也是很強硬的。

  由於美國獨特的政黨政治,使得美國總統候選人不是為了某個政黨的理念而戰,而是為了爭取更多選票而參加競選,而這個時候,把沒有投票權的外國人作為批評的對象是大家都會選擇的策略,而拿對於大部分美國人不甚了解的大洋彼岸的中國來說事則成了最好的選擇。鑒於此,中國方面應該清楚美國總統候選人涉華言論中所存在的誇大性,但也需要注意這樣不利的言論會給中美關係帶來的消極影響,因為競選人的個性、人生經歷和價值觀、對中國的了解程度和熟悉程度也將在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未來的對華政策。從他們抨擊中國的各種言論來看,雙方存在的實質性疑慮還很深。

  中美作為兩個大國,既有合作,也有摩擦,這是常態。而說到底兩國的摩擦還是因為互相了解得不夠全面、深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兩會記者會上就表示,中美之間的摩擦產生的根源還是美國總有一些人對中國抱有戰略疑慮,擔心中國有一天會取代美國。他強調,中國不是美國,中國絕不會也不可能變成另一個美國。我們無意取代或者領導誰,建議美國朋友更多地學習體會一下中國五千年積澱的歷史文化傳統,不要動輒套用美式思維來判斷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