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兩岸有許多學者和單位,紛紛把他們研究的心得提供出來,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光。
|
中評社香港1月1日電(作者 吳建省)2008年5月以後,在兩岸領導層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都本遵循先易後難、先經後政、把握節奏、循序漸進的基本思路,兩岸關係開啟了和平發展的新頁。從2008年到2010年,馬英九多次委託前往中國大陸的國民黨領導人傳遞的十六字箴言,一而再,再而三強調“正視現實”,台灣有指標性的藍色領導人物、智囊和媒體都建議大陸要正視所謂的“互不隸屬固然是兩岸現有的現實”。大家都清楚,如果兩岸要實現2005年胡連會達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兩岸協商觸及政治問題是無可迴避。“‘先經’、‘先易’之後,‘後政’、‘後難’就要浮上檯面了。 ” (註1)然而,2009年在台北舉辦的“兩岸一甲子”兩岸關係研討會,觸及到政治問題即刻爆出了不少火花。
兩年來的兩岸關係發展歷程,許多有識之士看到了一個問題──如何解決兩岸政治定位,這個問題能否正確解決,關係到兩岸關係發展是否能繼續深化,關係到兩岸能否從和平發展過渡到和平統一。兩岸有許多學者和單位,紛紛把他們研究的心得提供出來,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光。
台灣的兩岸統合會會長張亞中提出了“一中三憲”,以“兩岸統合”的方式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兩岸在整個中國的架構內開始統合。兩岸在各個不同的領域,由雙方以平等的方式成立各種“共同體”,透過這樣的機制學習協調共處,以制度的方式增進認同;台大副校長包宗和在《一個超越歷史局限的兩岸觀》文章中提出了“一中共表”的概念。主張兩岸現階段各自承認“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再共議整合的模式及整合後的“國旗”、“國歌”及“國號”;曹興誠提出“兩岸和平共處法”,台灣的《聯合報》提出了“杯子”理論,把“中華民國”比作杯子,台灣人民比作杯子中的水,兩岸關係如不要杯子,水焉能存;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提出“球體國家”理論,把“中華民國”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看成一球兩面,這個球就是中國,它們是這球的兩面而已;也有一體兩面理論,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體兩面。台灣學者王曉波提出了“不完全繼承論”。包宗和的“一中共表”明確“以統一為取向”,儘管時間不明,卻是對“一中各表”、“不統不獨”的修正,是恢復《國家統一綱領》規定的“促成國家的統一”的原則。主張就是兩岸現階段各自承認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再共議整合的模式及整合後的“國旗”、“國歌”及“國號”。包宗和的“一中共表”明確“以統一為取向”是很明智的,但他主張就是兩岸現階段各自承認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卻是有立論錯誤的毛病。“兩岸現階段各自承認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再共議整合的模式及整合後的“國旗”、“國歌”及“國號”。”就是承認“兩個中國”,由“兩個中國”來“共表”、“共議”整合為“一個新的中國”。承認“兩個中國”是兩岸現有的規定和文件法律所不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