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2009打工雙城記:東莞厚街 四川金堂

http://www.CRNTT.com   2009-02-17 10:36:10  


中國部分省份采取積極措施幫扶返鄉農民工就業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訊/廣州《南方周末》日前載文“2009打工雙城記:東莞厚街 四川金堂”,全文如下:
  
  從八十年代末至今的二十年裏,“農民工”將東莞厚街與兩千公里之外的成都金堂縣緊緊聯結在一起。二十年前,這是兩個同樣貧困的農村,遍野的農地和丘陵,二十年間,相距數千里的兩地一榮俱榮,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2008年下半年開始,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使得這段共生多年的姻緣蒙上了陰影,陸續從厚街回鄉的金堂人正重新面對選擇,其難度不亞于二十年前。

  “盲目?肯定的。”

  “也許出去還有點機會,呆在家裏肯定沒有出路,簡直是個廢人。”

  2月10日,元宵節的第二天,不滿22歲的向國豪還是决定回到東莞厚街。自春節前和父母一起返鄉,向國豪已在老家住了二十多天,出去打工6年,這是他在家鄉呆的時間最長的一次。

  “不適應,陌生感。”向國豪不斷抱怨著此次回家的感受,村裏根本沒有地方可以打理自己時髦的長髮;時强時弱的通訊信號讓他有時接不到朋友的電話;回家才幾天手上就凍得生了凍瘡;小指上的黑圈戒指和胸口的文身總會被鄰居异樣打量;買什麽東西都得到十裏之外的鎮上;一到晚上就黑燈瞎火,沒有了路燈怎麽都覺得不舒坦;下雨天村裏的泥路濺得滿褲腿的泥巴……

  上午10點不到,向國豪就到了車站,這比發車時間早了兩個小時,他用“迫切”形容自己回“上面”(厚街)的心情,送行的朋友笑著說他“好像趕考哦”(著急的意思)。

  這是一個典型的打工者之家。向國豪45歲的父親屬于村裏的“打工第一代”,返鄉前在厚街一家工廠做電工,母親在廠裏的厨房幹活。2008年下半年開始,夫婦倆的工資變得不穩定了,直到2009年1月廠子在苦撑了半年後還是倒閉了,壞消息接踵而至,向國豪所在的電子廠也關門了,打工之家成了失業之家,一家人這才徹底下了回鄉的决心。

  這個面色蠟黃、略顯消瘦年輕人,16歲初中還沒畢業就出外打工,如今却已是一個兩歲小孩的父親,屬于“打工第二代”。與父母帶回了在厚街幾乎所有的家當相比,向國豪的返鄉倒顯得瀟灑——空著手從厚街回來,行李全留在了那裏,“回上面去”是向國豪回鄉前就認定的事,“也許出去還有點機會,呆在家裏肯定沒有出路,簡直是個廢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