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謝國忠:從數字上來看世界經濟已硬著陸

http://www.CRNTT.com   2009-03-05 10:52:12  


 
  記者:“如果把不可能設定一個時間是多長?比如三五年後?” 

  謝國忠:“美國回來要5年,過去我們都是看美國的嘛,所以你自己不跟美國脫鈎,另外自己點一把火的話,就是世界經濟處於比較低迷的狀態要5年吧。” 

  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陳雨露也認為,隨著銀行體系出現問題,這場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在不斷加重,危機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陳雨露:“那麼2009年和2010年這兩年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那麼是最關鍵的,我們寄希望於能够在明年,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能够見底,能够穩定住,但是這也恰恰地是取決於政府對實體經過的支持的力度。” 

  發達國家無論從經濟結構,還是是產業結構,應當說都比發展中國家好得多,那為什麼發達國家的實體經濟,特別是汽車業在此次金融危機中被破壞得最快,最嚴重呢?陳雨露認為,這是因為供給大於需求的矛盾會更加尖銳造成的。 

  陳雨露:“所以它整個的企業的利潤率是很薄的,它就是靠規模,那麼一旦像這種情況的話,一旦全球經濟出現了下滑,那麼全球的需求出現了下滑,那麼馬上它的就會出現虧損,所以這塊對於他們來講,可能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當然另外一個也是就是來自於,因為是金融系統里邊出現了危機,那麼因為大家對於銀行方,它的貸款出現了收縮,所以它整個,這些大的企業資本密集型銀行,技術密集型的企業也好,它整個的流動資金得不到保證,現金流斷掉了,那麼它就會出現,它的實體經濟就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 

  在投資衍生品市場發展的初期,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然而發展到金融危機前,投資衍生品市場已經脫離了實體經濟,開始自我服務,甚至開始自我繁衍,並從7800億最後發展到62萬億的規模,並最終導致泡沫的破裂,並逐漸危及實體經濟。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發達國家的實體經濟,像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應該說還再繼續的惡化,很多的製造,尤其是製造業,很多製造業的廠商,它的銷售量還下降,因此而帶來它的失業、企業的虧損都在加劇,應該說遠遠沒有見底。” 

  一方面,美歐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的破產還在持續增加,而且銀行資產大幅度縮水,目前花旗銀行的市值已經縮水到1/10,歐美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如果金融機構和其融資功能不恢復到正常狀態,實體經濟難以運轉起來,美國以通用汽車為代表的汽車業的虧損、破產和蕭條還在持續蔓延,而一直被外加看好的日本電子業,現在也出現了全行業性的急劇衰退,實體經濟何時能够見底,此時被劃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李稻葵:“這個大問號,我們現在還看不清楚,所以他們現在的經濟形勢是比較微妙的、比較困難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