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石之瑜:誰打贏了內戰?

http://www.CRNTT.com   2009-06-17 16:30:51  


 
           以中華文化傳承者自居 

  用中華文化與歷史的傳承者自居來面對大陸,是海外華人重要的一項論述資產,這樣他們是中華文化共同繼承者,甚至是更好的發揚光大者。如今已經進入海外華人心態的當代台灣人,在全面重建兩岸關系的時候訴諸自身中華文化的悠久性,也就可以理解了。

  最近台灣退休海軍老將劉達材大誇中國海軍和平崛起,理由是崛起後中國海軍不會四處建立殖民地。他的歷史證據,就是鄭和,鄭和下西洋路綫的重建,是台灣已故中研院院士吳京生前最重要的志業。這樣的歷史傳承意識,也就成為老將軍面對解放軍可以大言下指導棋的依據所在。

  在海外中國學界的華人圈中,一直不絕如縷的流行某種沒有反共意識的反共觀點,主要就是辯稱,1949年的內戰對中國沒有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他們儼然主張所有當代社會主義中國的行為,都可以從中國歷史或文化中找到文化解釋。有趣的是,持這樣觀點的人當中,以港台學者為主力。

  這說明,馬英九藉用歷史與文化傳承來面對共產黨,是一種情感的理性,足以讓台灣人民感覺到自尊,原來自己比大陸人民更有文化與歷史的深度。這也許衝擊了深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的部分台灣社會階層。但即使是他們,只要願意,也可以宣告自己比中國更中國。

  在日本、朝鮮與越南等地,有這樣願望的知識分子為數不少。當人們感到自己不能任意脫離儒家或漢字文化圈的時候,反身主張自己的正統性,傲視中國,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自尊法則。

  識正書簡反映的,就是一種能對中國大陸文化發展指指點點的願望,透過指指點點,人們重新與內戰的勝家交往時,不感覺到自卑。只是對於打贏內戰的一方而言,這樣的指指點點無關宏旨,與其說是騷擾,不如說是撒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