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珠三角的精神文明 台灣人怎麽看

http://www.CRNTT.com   2009-06-14 11:22:57  


珠三角30年來獲得長足發展
  中評社香港6月14日訊/台灣“中央網路報”今天登出淡江大學大陸所教授趙春山、“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何志勇的文章“珠三角的精神文明”。文章内容如下:

  中國大陸的一句順口溜說,“在北京人眼裡,所有人都是老百姓;在廣東人眼裡,所有人都是窮光蛋。”對岸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經濟成就已是舉世共睹,尤其以東南沿海城市的快速發展最讓人驚艷;珠三角在近年甚至已經超越京津冀地區,成為全大陸僅次於長三角的第二大都市經濟圈,物質文明相當發達。 

             實幹精神打造的珠三角 

  根據廣東省統計局今年初公佈的資料顯示,二00八年珠三角平均國民所得(人均GDP)突破九千美元大關。其中,粵省會廣州、深圳經濟特區,以及佛山人均GDP均超過一萬美元,最高的深圳人均GDP達一萬二千九百三十二美元,不僅居大陸首位,也超過中上等開發國家的水平。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深圳在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下,今年人均GDP預估仍能成長約百分之九。相形之下,二00九年台灣的平均國民所得則預估下降為一萬五千八百四十一美元,創下四年來新低,且較去年減少一千二百四十二美元。 

  廣州建城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稱“番禺”,後因三國時設置“廣州”而得名,現有人口約一千萬。位於珠江南岸的廣州電視觀光塔,高六百一十公尺,預計今年九月竣工,將為二0一0年在廣州舉行的第十六屆亞運會提供轉播服務。該電視塔的高度不僅將超越台北一0一的五百零八公尺,也將取代高達五百五十三公尺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名列世界第一高塔。 

  另外,為因應明年的亞運會以及紓解擁擠的交通,廣州地鐵正在大規模擴建中,施工圍籬遍布市區,預計在亞運會前開通三條新地鐵,總長度將增至兩百公里。至於台北捷運在今年六月底內湖線通車、明年底蘆洲支線及南港線延伸段通車後,營運長度將會有一百公里,剛好是廣州地鐵的一半。 

  深圳經濟特區設立於一九七九年,是鄧小平改革開放的試點,今年甫屆滿三十年。從昔日寶安縣內的小漁村,如今躍身成為大陸百強城市的前列,深圳超過一千四百萬的人口中有一千二百萬來自外地,是中國最大的移民城市,所以在這裡幾乎聽不到廣東話,是廣東境內難得以說普通話(國語)為主的地方。 

  豎立在蛇口工業大道旁“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八個大字,是深圳最常見的口號,反映出當地人務實的作風。是故福田區的“寫字樓”(辦公大樓)一棟接著一棟蓋,房價、股市一波接著一波炒,連帶影響當地消費水準逐年提高,比起台北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一個要價折合約新台幣一百七十元的日式手捲,諒許多台灣人也難以下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