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利外資虧百姓 經營方式近乎畸形

http://www.CRNTT.com   2009-06-26 11:50:59  


國企有義務讓中國民衆優先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訊/《中國網》今天登出譚浩俊的文章“利潤全球第一,收費全球第幾”?作者表示:“寧讓外資分紅,不讓百姓得利,這種近乎畸形、變態的經營方式,決不能成為包括銀行在內的國有企業的經營理念。任其發展下去,會造成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巨大隔閡,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度也會完全消失。一旦對外資全面開放,這些企業將陷入十分艱難的境地,這是每一位中國人都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英國《銀行家》雜志6月24日發布世界1000家大銀行最新排行榜,中國工商銀行以去年213億美元的利潤額位居全球銀行之首。中國建設銀行以175億的利潤額位居第二。(6月24日《新華網》) 

  這一新聞最扎眼的,不是利潤位居全球銀行之首,而是讓人想起了幾天前工行發布的將對23項個人金融業務收費標准進行調整,其中20項標准為上調,平均漲幅超100%。而這些需要調高收費標准的項目,絕大多數都是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業務。

  已經有了全球最高的利潤,還要從消費者身上撥毛,加高它的利潤平台,不知工行到底在想什麼?

  如果工行能够通過強大的實力、科學的管理、優質的服務與其他金融機構,特別是外國金融機構相競爭,獲取高額的利潤,成為世界上最賺錢的銀行,那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高興、振奮和自豪的事。遺憾的是,工行的“戰略選擇”,卻是以強勢的地位與弱勢的消費者爭利,這就讓國人難以理解和容忍了。

  曾經有人責問,工行利潤全球第一,那麼,服務全球第幾呢?筆者要問的是,既然工行利潤全球第一,那收費又是全球第幾呢?如此肆無忌憚、不講規矩的收費,可能也不會排全球第二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