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重新思考製造業價值與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09-08-10 23:24:10  


  中評社北京8月10日電/製造業是一國經濟的基礎,也是一國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任何一個世界強國,必定是一個製造業強國。

  美國邁克爾斯公司執行副總裁、國際投資人朱為眾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中國製造業的創新、升級和走出去,是一個大方向,但這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如何認清國際趨勢,夯實目前的基礎,走好眼下的每一步,需要有一個完整和戰略性的思考。文章如下。

  問:2006年,中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的份額已提高到10%以上,排名超過德國,位居第3位。經濟研究機構全球洞察組織甚至預估,由於美國經濟衰退已使其生產減緩,中國可能提前於2015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但讓人樂觀不起來的是,我們離製造強國還有很遠的路程,我們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還很長。你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朱為眾:這個問題問得尖銳,前段時間我讀到一篇文章提到類似的問題:為什麼我國現在興旺發達了,國家也成為世界舉足輕重的一員,卻沒有與我們的國力般配的一大批一流的商業領袖?

  我的回答非常簡單但不是很中聽:

  一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還不多,尤其是能參與行業標準制訂的企業還不多。中國企業能躋身世界500強的,大部分是和壟斷行業有關的企業,這樣的企業雖大卻未必強;

  二是缺少一流的商業領袖。請注意我這裡特地沒有用國內媒體常用的“企業家”這個詞。企業家是從法語Entrepreneur 一詞翻譯而來,強調的是創業者。國內的企業大部分都是改革開放後創建起來的,所以稱企業領導人是“企業家”也還符合事實。但企業家不是商業領袖,美國的跨國公司都非常推崇“企業家”精神,也就是創新和主人翁精神,但在美國的公司裡沒有哪個首席執行官或高級管理人員願意被別人稱作是“企業家”的,那完全是張冠李戴,且有一定的貶義。他們被統稱為“商業領袖”。

  中國缺的恰恰是商業領袖,尤其是世界一流的商業領袖。沒有世界一流的商業領袖,哪來世界一流的企業?在世界500強榜上領頭的中國企業——中石化的前董事長陳同海,不久前剛因巨額受賄被判死緩。這樣的人是商業領袖嗎?如果讓他寫一份履歷表,他能在任何一家中國以外的世界500強公司中找到一個部門經理的工作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