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出口也是“結構性”復甦

http://www.CRNTT.com   2009-08-17 10:50:49  


出口依舊對拉動中國經濟具有重要作用
  中評社北京8月17日訊/在全球經濟逐漸回暖的形勢下,市場人士對出口恢復增長充滿了期待。中國證券報發表中證證券研究中心徐建軍文章表示,究竟哪些行業能先踏上出口回暖之路?作為中國最大出口對象國的美國,它的復甦路徑決定了行業冷暖。
 
  文章稱,目前美國經濟的初步企穩由政府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主導,復甦路徑則將沿著投資向消費傳遞,最終實現全面回暖。而在這一個過程中,受益行業也有先後次序和轉換的過程,最先受益的將是那些與投資密切相關的行業,如機械設備、儀器儀表等;服裝、鞋類、玩具等消費密切相關的行業可能會“慢一拍”。
 
  美國最近一期失業率儘管低於市場預期,下降至9.4%,低於市場預期的9.6%,但是收入和消費數據依然無法讓人樂觀。實際個人消費支出在經歷了5月份的環比不變後,重新走入負增長;而個人收入的同比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作為滯後指標,在失業率還高位運行的情況下,收入和消費疲軟也屬正常。但是或許還有一種更壞的可能,就是隨著美國消費模式的中期改變,一段時間內消費會持續出現的弱勢。
 
  文章指出,在本世紀初,伴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受衝擊更大的是美國的投資,總體來看美國的消費並沒有受到太大衝擊;但本輪金融危機對美國民眾來說,不光是經濟周期的一輪簡單下降,危機中很多民眾陷入財務危機窘境,這對其消費習慣和投資習慣都將產生具有深遠意義的影響,以往靠借錢消費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斂。5月份,個人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達到了6.2%,儘管6月底這一數字有所下降,但是依然處於近年來的高位。6月份,美國消費者信用也下降102.9億美元至2.5億美元,已經連續5個月下降。 

  在美國人開始試著存錢過日子後,有些依靠美國人大手大腳花錢而生存的中國企業前景就存在著很大不確定性,尤其是跟日常消費相關的那些行業。儘管從1-7月累計數據看,服裝、鞋類、玩具、塑料製品等相對於機電產品21%的同比降幅來說小一些,但是這些商品的同比降幅還在不斷加大,而機電產品等與製造業有關的行業同比降幅已經企穩或者回升。 

  相對於脆弱的消費數據,美國的製造業指數已經率先顯示出走穩趨勢。7月份ISM製造業指數回升至48.9%,遠好於預期,其中新訂單指數回升到55.3%,結束了持續萎靡,出現正增長。7月開始的汽車業“以舊換新”也有望為製造業復甦添一把柴。尤其是美國新訂單指數和庫存指數之差已經接近十年來高點,反映了強烈的再庫存化需求,這有望帶動美國對中國的製造業相關產品的進口,例如機電產品等。 

  文章最後說,美國的行業復甦有先後,而相應中國的出口增長也有快慢之分,其中時間的差距可能在半年之上。把握住其中的“時間差”,對於分析行業走勢和個股的選擇,都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