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我的老闆在大陸

http://www.CRNTT.com   2009-09-24 12:08:16  


老闆在大陸或者在台灣,都是經濟融合發展的常態。
  中評社台北9月24日訊/“昔日,人人稱羨的跨國公司洋飯碗,今日,正變成大陸飯碗。亞太、大中華總部紛紛落腳大陸,我的老闆在大陸,成為台灣職場的新情境。陸企正在壓境,外商人的處境、心情,會不會是你我未來的縮影?”“老闆在大陸,決策權在大陸,是愈來愈多台灣工作者將面對的新現實。”《天下雜誌》登出陳一姍的文章“我的老闆在大陸”,以諸多具體事例加以剖析。文章内容如下: 
 
  喧騰一時的戴爾網路標價出錯事件,在八月中,戴爾大中華總部同意,提供台灣消費者一年的八折優惠方案後,終於跟消保會和解。

  台灣出身,戴爾電腦大中華區中小企業部總經理許肇元,接受記者提問時坦承,台灣戴爾管理權限太小,決策由中國區上海、亞太新加坡與美國總部決策,的確錯過了危機處理的黃金時刻。

             戴爾不是特例。

  老闆在大陸,決策權在大陸,是愈來愈多台灣工作者將面對的新現實。

  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讓愈來愈多外商,將台灣劃到“大中華區”,由設在北京或上海的大中華總部管理。外商口中的“資源有效運用”,成為外商經理人心頭的“邊緣化夢魘”。

  求職市場市佔率八成的一○四人力銀行統計,過去四年,外商在台灣的職缺持續減少。

                 美國是盟主,中國是救世主

  ○六年七月,登記求才的外商企業還有七五二家,職缺八○二三人。今年七月,只剩五○五家外商登記求才,開出職缺只剩四五二八人。跟去年同期比,外商職缺萎縮三五%,比整體縮二○%多。

  “金融風暴之後,美國還是世界盟主,但中國是救世主,人力往中國移動的速度更快了,”負責中高階經理人募才的一○四人力銀行副總經理晉麗明形容。相較於本土廠商,外商僱用需求迄今沒有恢復。

  就算恢復,晉麗明發現,新職缺的對口單位已經不是台灣,而多是大陸的人資。

  不僅是人力需求,“每次到分配廣告、行銷預算時,就真的會很生氣,”《動腦雜誌》社長王彩雲形容“廣告主”發言權的位遷。雖然台灣業績在亞洲還是數一數二,但每年考評,台灣分公司拚死了命,業績只能持平或個位數成長。但是,大陸年年成長二至五成,“會議上,你就看到關愛的眼神,朝那邊看。”

  今年,諾基亞手機更換廣告商。拿下標案的安吉斯集團,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李桂芬強調,全球比稿是個複雜過程。到了區評估這個階段,諾基亞在亞洲只著重三個市場——中國、印度與印尼,“不能否認,中國是最有關鍵影響力的一票。”

  “大中華”的發言權愈來愈重。兩年前,寶僑P&G、聯合利華就將行銷總部集中到廣州,大中華廣告預算統一分配。今年起,跨國的精品、酒商也比照辦理。一家美系運動鞋大廠,甚至決定不設台灣區總經理,由大陸總經理兼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