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大陸傳產台商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http://www.CRNTT.com   2009-11-28 08:55:27  


 
    四、輔導傳產台商:政府政策、促進轉型 

  除了企業本身的努力外,政府當然可以提出配合的做法,幫助並促成大陸傳產台商的結構調整。這部份扁政府著力有限,卻應該是馬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其中比較可供參考的方案如下。 

  首先是通過兩岸溝通平台,影響台商政策。對此,政府或許可以透過海基-海協兩會協議、國共兩黨主辦的“兩岸論壇”、加上各類相關管道,一方面探詢對岸政策風向,提供台商預警的信息。另方面則不妨推動遊說一些有利於台商的政策 — 例如規劃“台商出口專區”,區內採行通關簡化、稅賦減免、以及與基本工資脫鉤等配套措施等。若有不利台商的相關政策,也可透過管道反映,呼籲對岸當局或者給予緩衝時間,或者可以適度轉圜,減低政策變動的衝擊。 

  其次需要的是全面建構或擴充服務網絡。政府可以準官方的形式,在對岸各大城市及台商聚集區設立辦事處,與當地台商協會合作,提供台商急難救助、法律服務、其他行政旅行手續的協助等。此外,也可進一步擴大大陸的“貿協”網絡,在大陸各地廣設辦公室,協助蒐集大陸商情,並結合既有的全球經貿網路,提供台商開拓內外銷的參考。另方面,也可透過與大陸當局協議金融MOU,積極協助台灣銀行在大陸的佈點,就近提供各類台商融資服務。 

  再其次為輔導台商轉型升級。例如可以資助諸如工業研究院、生產力中心等單位,跨海支援輔導團隊,針對個別企業,提出升級建議。此外,也可提供設置專項“台商升級”基金(或以大陸台商為主的“創投基金”,鼓勵台商引進技術與轉型併購),開放傳產台商申貸,幫助台商進行升級。另方面,可以在特定大學院校,設立“台商經營專班”,培訓有志大陸發展的青年骨幹。尤其鼓勵台商子弟,參與此類培訓課程,作為台商接班梯隊的儲備。最後,也可鼓勵台商聯合舉辦建教合作,為台商培育台幹人才。 

  第四,幫助整合台商力量。例如或者背後鼓勵或者出面協助,幫助台商組成跨行策略聯盟(異業結盟)、建立共同物流通路(包括銷售據點)、支持創造聯合品牌、頒發政府認證標準等。透過政府促成,一方面整合台商資源,做大台商規模,另方面經由政府擔保,強化品牌效應。 

  最後,促成兩岸共同市場。這部份的起點在促進兩岸交流往來,協助包括商旅往返、子女教育、退休年金、醫療健保等的無縫接軌。進一步的努力則應該逐步減低兩岸經貿壁壘,在不衝擊台灣內部產業前提下,鼓勵台商返台投資,建立兩岸營運模式,並協助台商產品,回銷台灣市場。此外,也應該幫助台商返台上市,協助台商融資茁壯等。凡此均將有利做大台商規模,暢旺兩岸經濟。 

       五、結語 

  誠如前述,目前大陸的傳產台商,正面臨景氣衝擊與結構壓力的雙重挑戰,前者也許可以勉強因應,後者尤須嚴肅以對,絕非墨守成規,便能應付裕如,若未完成結構調整,大陸傳產台商恐將步向衰亡。因應之道通常不脫轉型、升級,論者已經不少,但調整成功的台商,卻相對鳳毛麟角,其中關鍵一則在台商企業自身,必須經過徹底的“梯隊接班”與“產權調整”,另外一個關鍵則在政府介入,積極協助輔導,幫助台商歷經調整過程,一旦順利完成這個脫胎換骨的轉型後,大陸傳產台商應該可以如“鳳凰浴火”,再創一個20年的榮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